沒學過傳播學,也能像病毒一樣傳播 只需要三個字:剛剛好

剛剛好滿足人的需求,就能夠讓你的產品、思維、行為,像病毒一樣被人進行傳播。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有一套著名的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層次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一個物品、一件事情、一個觀點會被人們所傳播也是因為滿足了人的需求。只要物品、事情、觀點滿足了人的某種需求就會被人傳播,差別只是這個傳播是傳播的範圍和傳播的程度的區別而已。《瘋傳》說的是如何讓你的產品、行為、思維像病毒一樣傳播。

沒學過傳播學,也能像病毒一樣傳播 只需要三個字:剛剛好

《瘋傳》的作者喬納·伯傑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的教授,喬納·伯傑寫的書還有《傳染》這本書。《瘋傳》是通過廣泛的例子,做實驗,最終得出如何才能讓產品、行為、思維像病毒一樣傳播,得出的結論具備一定的科學性。書中說了六方面的因素: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性、故事,一件像病毒一樣傳播的產品、物品、事情都具備以上六種因素中的某些因素。

沒學過傳播學,也能像病毒一樣傳播 只需要三個字:剛剛好

《瘋傳》

一、社交貨幣

人們在社交中會願意為了分享自己的某些觀點而放棄部分金錢,你不會為了一元錢而去幫人轉發一篇文章到你的朋友圈。但願意為了某篇文章中的某個你喜歡的觀點而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中。而且這種觀點要是越獨特你更願意去分享,甚至會去進行口碑宣傳。雖然你自己在跟人講話的過程可能沒有注意到,但是你確實這麼做了。社交貨幣是人們去共享一些事情,從而讓聽的人覺得,講的人機智和精明。

二、誘因

人們更願意去分享那些能夠讓他們感到愉悅的事情。也並不是每一件物品、行為、觀點都有誘因,沒有誘因的話就需要人為的去開發。誘因的地點,頻繁性和刺激的強度需要匹配,才能使東西像病毒一樣被傳播.

三、情緒

高頻率的生理喚醒有:敬畏、消遣、興奮、幽默。一旦某個事情、行為、觀點,觸發了人以上這些生理機制,就容易自傳播形成病毒式傳播,先調動人的情緒才能夠更容易喚醒人的生理機制。想想你看電影的時候,為什麼有些電影能夠讓你潸然淚下,它們先讓你感動,之後再讓你流淚。在傳播中也是一樣,先調動你的情緒,再讓你自動的按下轉發鍵。

沒學過傳播學,也能像病毒一樣傳播 只需要三個字:剛剛好

四、公共性

一個東西被更多的人看到,一種觀點被越多的人聽見,這件事情就越容易被人們所討論,從而進行傳播。而且這件事情是人們應該做的,比如“人不要熬夜”這觀點,就像病毒一樣進行著傳播。

五、實用性

人們都喜歡傳遞給別人,有用的信息,只有具備實用的價值才有可能被人所傳播。有人氣的觀點容易被人分享,比如一些明星的事情,很容易被人分享,但不容易傳播,因為有的人並不喜歡明星。但是,獨特的觀點容易被傳播,只要這個觀點足夠獨特別人沒見過,並且實用,就能夠形成病毒式傳播。

六、故事

故事是用來傳遞一個信息或者一個道理的。想要用故事去傳播一個產品、行為、思維,需要這個故事的情節足夠生動,而且

人們往往很少去關注這個故事本身的真實性。故事容易在和人閒談的過程中被傳播。

病毒式傳播,指像病毒一樣,能夠感染到一個人,之後這個物品、行為、思維就能夠自動傳播,不需要人為的再去宣傳。一般人做傳播都是這麼做的:從放大自身產品、行為、思維的作用,不考慮產品和接收的人是否被接受,一味的開始說自身的優勢。第二類,考慮接收的人的感受,從接受人和自身要傳播的東西去做改變第三類,去放大接受人的感受,讓接受人感覺到很需要自己這個產品,類似滴滴補貼就是這麼做的

還有一種就是剛剛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況,不需要人為的去傳播。把以上的六個要素研究透了,適當的使用,這個東西就能夠像病毒一樣自動傳播起來。《瘋傳》中介紹的就是如何去達到這類的傳播,介紹的病毒式傳播的基礎知識

你問我,沒學過傳播學的人怎麼樣才能寫出讓人喜歡的東西?有的人剛開始寫就有人喜歡,有的人剛開始寫沒人喜歡他就放棄了,有的人剛開始寫沒人喜歡但是通過自己的學習最後也讓人喜歡了。

所以,有的人只是“剛剛好”一開始就達到了“剛剛好”的地步。而你只需要通過學習也能達到“剛剛好”的地步。怎麼開始?從看《瘋傳》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