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中性或許已不再是介於“男”與“女”之間的中間地帶,而是一個涵蓋了更多、包容了更多的不設限的世界。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從左至右:劉一行、劉瑒、Karen、宋濤、黑荔枝)

劉一行

一行一線工作室創始人、創意總監

引申LENGTHEN品牌創始人

“設計師的不同,不是因為性別,是因為‘你’與‘我’個體的不同。”

劉瑒

一行一線工作室聯合創始人

引申LENGTHEN品牌創始人

“中性的盛行對於設計師來說,永遠是佳音。”

Karen

Tomacado花廚創始人CEO

“中性是一個界限的破除,更是一種自由的宣告。”

宋濤

洛克花藝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荷蘭DFD花藝協會認證高級花藝設計師

“不給性別設限,是對本心的迴歸。”

黑荔枝(原名趙宇)

獨立藝術家

治癒系繪本漫畫家

“雖然身體具備性別,但靈魂可以是多性別的。”

年齡不重要,性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美,一種公認的中性美並無性別的困擾,它可以打動對此有共識的所有人。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宋濤 活在當下,活給自己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審美是客觀的,不分男女。

宋濤創辦的洛克花藝服務範圍涵蓋酒店陳列、櫥窗設計、家居裝飾,以及花藝教學。他側重作品觀賞的空間感受,被譽為“最具空間操縱靈性的花藝設計師”。他說,被自然包圍的我們可以卸下肩上的包袱,去關注自己的本心,更簡單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被外物所擾。

在一開始從事花藝設計事業時,宋濤也曾聽到一些質疑,如“男性並不應終日與花草為伍”的言論。但自從踏上這條路起,他便沒有迷茫,他清晰地知道創作與審美無需以性別來區分,除了感性,還需要客觀與理性。而他的成功本身便是一個力證。當談起如何創作中性的作品時,他條理明晰地說:“這得從兩方面來考量,一是理性,一是感性。首先,理性地考量設計的功能性和可操作性,適不適合,如何適合,這是無論做什麼樣的設計都要在意的。然後再分析這個空間需要的情緒,既考慮男性的感受,也考慮女性的感受。”或許對於宋濤來說,中性的創作也是更加客觀和科學的一種創作。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在他冷靜的講述之中,也穿插著不少感性的思考。他認為男性和女性在創作時也會存在差異,女性或許更擅長細節,而男性對於宏觀的掌控更加得心應手,這樣的思維方式也在他進行大空間的花藝設計時幫了不少忙。

“年輕的時候,大家的性格可能非黑即白,而今卻已經接受了中間的灰色地帶。”他認為這灰色地帶反而尤其珍貴,而中性風尚的盛行,也像是一種細節與宏觀的結合,不大不小,剛剛好。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 Q&A

Rayli Home: 你為什麼會選擇走進花藝設計這個領域?

宋濤:非常巧,我的家裡就是培植花草的,家裡有不少人就在經營花藝基地。我從小耳濡目染,也就走上了這條路。儘管家人一開始並不理解,認為一個男孩不應當去做“擺弄花”的事情,但隨著對我工作了解的加深,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他們慢慢破除了對於花藝設計的偏見,開始瞭解到,原來不是“做花籃”,還要整體把控整個空間的氛圍。

Rayli Home: 你認為大眾對花藝的接受度如何?男性群體對於花藝的接受度如何?

宋濤:都在提高,在進行花藝教學工作時,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學員展示出了自己對花藝的熱愛。而現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也讓花藝的運用越來越豐富起來,越來越多擅長不同風格的人們,甚至是不同領域的人們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我曾與一些藝術家們合作,比如一些雕塑家、建築師,他們的有些創想與我非常不同,其作品能展示出的自然生命力可以非常巨大,現在想起仍然震撼,實在值得學習。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Karen 打造鋼筋水泥中的世外桃源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鮮花和美食不分國界和性別。

花廚,“攜程全球甄選餐廳”“TimeOut最佳蔓越莓主題餐廳”,並受到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關注和肯定。Karen在創立花廚前,已在金融行業裡待了六七年,對於毅然辭職、跨行創業的她來說,這一切首先是源於愛,愛研究美食,也愛鮮花。鮮花和食物對她來說,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像紐帶一樣連接著人與人、人與自然。拼搏多年,也看盡繁華,但朝九晚五的人們彷彿只是彼此的一陣微風,那麼快,那麼倉促。“我想做一家鋼筋水泥中的世外桃源,地址選在寫字樓裡或者周邊,我希望忙碌的人們在工作之餘,轉身便可以看到為他們綻放的花廚,這裡有美食、有鮮花。”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圖為Tomacado花廚(王府井店)內景

花廚人氣高漲,儘管很多人認為這是家“網紅”餐廳,但Karen非常明白,撕掉外界給的標籤,做好食物才是關鍵,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裡是以餐廳為主的生活空間。她說,因為自己是女性,所以很多設計和理念是從女性角度出發的,但是她的客群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鮮花與美食是不分國界和性別的,帝王花、鐵線蓮、尤加利葉雖然不若芍藥牡丹嬌媚,卻美得更加硬朗、更加簡約。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圖為Tomacado花廚(王府井店)內景

在Karen看來,中性於現代社會的意義並不只限於外在,而是更加立體的存在。“中性”是“平等”的符號,具有破除陳規的意義,更是一種自由的時代宣告。曾經有人問過Karen,“你認為哪些品質或者素質對女性來說最重要?比如美貌、聰明、知識、品位、勤奮、獨立……”她說,她選擇了“獨立”這個選項。

“因為內心柔軟卻有力量的女人最有魅力,沒有全然的獨立,就會不斷向外索取,患得患失,那就不美了,不是嗎?”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圖為Tomacado花廚(王府井店)內景

❖ Q&A

Rayli Home: 你對“中性風尚”是怎麼看待的?

Karen:女性主義開始逐漸走入中性是一種社會形態的趨勢,更多時候女性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以及獨特的價值表達。大家從表象來看會認為花是非常典型的象徵女性色彩的元素,但是花再嬌柔也是植物,植物所具備的堅韌與生生不息的中性特質於花而言是同時兼具的。另外,花之所以能呈現出美麗的外表也是源於大自然的繁衍法則,是雌雄相互吸引的信號。當然,在當下花也是男性與女性間一種很好的“介質”,在此,它作為一種中性元素起到了溝通和表達的作用。

Rayli Home: 你覺得當代年輕人崇尚的審美標準是什麼?

Karen:

年輕人的審美標準其實還是回到自我核心的價值觀以及由擁有多少對文化底蘊的內化來決定的。他們對於社會風潮的變化相對敏銳,所以也很難有絕對的審美觀和標準。我相信你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這些累積都會潛移默化地藏在你的氣質和審美中。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圖為Tomacado花廚部分美食

中性主義之所以成為風尚,是因為它在非此即彼的審美疲勞下兼具一種包容的美感。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多維度的中性魅力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劉一行:中性風格不會削弱性別的美感。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劉瑒:風格演化自生活,中性風尚終歸源於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從未停息。

劉一行、劉瑒自高中學畫時便相識了,多年的好友和創作時不斷的交流,讓他們即便在合作創立引申LENGTHEN品牌時也十分默契。或許對於服裝行業來說,“中性”的概念早已不再先鋒,而是大多數人都可接受的想法了。但設計師們都有著自己對於中性的解讀,不同品牌對於中性作品的呈現也各不相同。探討時,依然能從討論中找到令人欣喜的閃光之處。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他們認為,中性的風格早已出現,但每個時代、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會有所改變,而就這個時代而言,當下的中性風潮或許正因性別的界限和禁錮越來越模糊而颳起。“這種模糊不單體現於外表,比如說大家的職業、生活、家庭地位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認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性服裝已經不單單是審美或是外表改變的產物,更多的是我們大家靠近自由、靠近無拘無束的一種體現。

上一季,引申LENGTHEN提出了一個叫作“無性國度”的概念,沒有將中性風潮停留於“男裝變成女裝”或者“女裝變成男裝”的層面,而是想要將這個性別的概念整個剔除。他們說,沒有條條框框,才更加符合當下。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他們曾提到一位國外時尚博主的話,“一件衣服,拋開所有的職業,拋開所有的性別,只要穿上好看,那麼這個衣服就是屬於你的。”這句略帶唯美主義色彩的話,細究起來,也著實有道理。

中性這種超越地域和國界的多維概念,衝破了我們對於不同性別外表、職業、個性甚至信仰取向的偏見與歧視,它可以十分單純和可愛。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 Q&A

Rayli Home: 你們認為年輕群體,比如“90後”或者“00後”,對於中性風或者其他設計風格的接受度是否高於“80後”或者“70後”呢?

劉一行&劉瑒:確實是這樣,我們認為這種接受度的提高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孕婦裝的項目,卻意外發現所有的客戶都是90後。當90後當媽媽了,你可以想像一下80後正在充當什麼樣的社會角色。我們兩個都是80後,以前也聽到過身邊有些批評90後的言論,但隨著與年輕人之間的接觸增多,我們看到他們也只是更加敢做自己而已。你想,如果這個敢做自己的一代人成長為母親、妻子或其他成熟的社會角色,他們對於設計的接受度肯定要比受束縛長大的80後高很多。

Rayli Home: 你們認為中性是將男性的風格與女性的風格靠攏嗎?

劉一行&劉瑒:中性更加複雜和多元,不是男人向女人靠攏,也不是女人向男人靠攏,而是將所有包容起來。我們在做設計和得到反饋時,發現美的中性風格服飾可以展現一個人最有魅力的一面,比如有些unisex服飾可以讓一些男人更有男人味,也讓一些女人看起來更有女人味。中性不僅是男和女的中間地帶,而是包含中間也拓展兩邊的存在。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黑荔枝 多性別的創作靈魂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打破性別的刻板形象,才能讓藝術作品更加生動。

拍攝當天,黑荔枝給大家帶來了他的一件作品—“守護天使”,這是他NeverFade永不凋零系列的首款產品,其原型出自他的繪本《生如夏花》。他說,“這位叫多蘿西的女孩,是一位守護著心靈的魔法公主,通過花朵刻畫出不同動物,這些動物代表著靈魂的充盈與孤獨、幸福與憂傷;同時也表達了用一顆單純的赤子心看到的世界。這種靜好,也許就是我們有記憶後第一次看到這個世界的樣子。”其實多蘿西就是一直住在他心中的小少女,是他自己柔軟的那一部分。“我之所以將這個系列命名為‘永不凋零’,是想要表達靈魂的不凋零,我們所珍惜的東西,將永遠不會凋謝”。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麥芒之光,NeverFade(永不凋零)系列藝術品產品。

小時候,黑荔枝曾經歷過一段被老師否定的階段,而他曾經的孤立無援和內心中的暴雨都因為畫漫畫而開始變得溫暖晴朗。被偏見傷害的心靈在創作中被治癒了,他也成長為一個不喜偏見的治癒系畫手。對於中性的理解他用了“舒服”二字,“我覺得不用考慮太多,自己開心、自己舒服就好。”或許偏見這東西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我們不強求別人,也不會收到別人的強求,這樣最好。

黑荔枝說,如果這個世界大家都是西瓜的話,他就是一個蘋果,也僅僅是個蘋果。不同“品種”的人們或許特色不同,卻有著彼此不可否認的聯繫與相似之處。當我們接受男人與女人的不同,也不應該否認男人與女人的相同,我們偶爾理性,偶爾感性,偶爾想要強悍,偶爾想要陪伴。“我們雖不是一個品種,但都是水果啊。”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選自繪本《不凋集—冬之子》

❖ Q&A

Rayli Home: 對於“雌雄同體才是最頂級的魅力”,你如何看待?

黑荔枝:我非常贊成這個視角。日本藝術家山本耀司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本身應沒有性別。而當我們在談一個“雌雄同體”的靈魂時,其實就破除了男性所受的一些邊界的限制或是女性在成長時所受的邊界限制。

Rayli Home: 你對中性的理解是怎樣的?

黑荔枝:我覺得中性是比較公平包容的一個詞。當人們熱愛中性,其實就是接受了更多的可能。當下已不是一個適合以貌取人的年代了,中性的包容將我們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都涵蓋在內了,比如有人看到我穿夾克,就覺得我飆車,而其實我更喜歡做家務,喜歡安靜,喜歡看花,這就是一種中性的可能。中性這個詞並沒有比男性或女性的定義窄,而是更大、更包容。在創作時,我也願意更多地表現出中性的意義,因為我想要創作的是一個鮮活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符號。

不設限的中性風尚

選自繪本《不凋集—生如夏花》。


文/Yana

化妝/來來

攝影/吳冰

場地提供/Tomacado花廚(三里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