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座16nm晶圓廠正式出貨,20個月即實現量產

日前,臺積電南京廠總經理羅鎮球出席“芯片之城”南京江北新區“兩城壹中心“招商會透露,南京12寸廠這個月已開始出貨。

這不但是南京第一座12寸廠,更是中國大陸首座16納米技術的晶圓廠,且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鏈已跟隨臺積電落地南京——全球最大處理器IP供應商arm、EDA供應商Synopsys、Cadence,另有不少臺灣半導體公司如芯片測試廠欣銓、設計服務公司創意、設備商家登陸續報到,傳出臺灣芯片設計公司瑞昱、信驊會是下一波進駐南京的業者。

目前,南京有兩大企業進駐,第一是臺積電在江北新區的南京12寸廠,已經在本月率先量產出貨,進度大幅超前;第二家是紫光集團的南京12寸廠,傳出該廠房也要生產3D NAND芯片,也就是說,南京會是紫光集團繼武漢之後,第二個3D NAND技術的生產基地,南京手握臺積電、紫光兩大半導體母艦,打造“芯片之城”雄心已顯。

談起臺積電與南京江北地區的結緣,羅鎮球娓娓道來。他回憶,2015年臺積電開始審慎評估在大陸設立12寸廠的可能性,他在2015年中第一次到南京江北地區一看,從此結緣,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江北新區是個有紀律、對半導體有熱情,又有專業知識的地區,因此促使臺積電的12寸廠設立於南京。在南京設廠前,臺積電在中國大陸已經發展了十年,而這十年間臺積電的大陸營收年複合成長率是4 0%,臺積電整體的年複合成長率是15%,而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的年複合成長則為5~10%。

羅鎮球進一步分享,從2016年7月7日動土到上週正式出貨,臺積電僅花了20個月就將南京廠導入量產,是極度少見的高效率。初期,很多人擔心南京的腳步是否跟得上臺積電的高效率,雙方合作後發現,南京是一個很有熱情、有使命感,且專業的團隊,和臺積電配合得天衣無縫。根據臺積電最早規劃,南京廠原本是在今年下半年步入量產,然為了配合當地芯片客戶熱絡的需求,臺積電去年起全面將量產時程提前,先前對外公佈是今年五月量產,但其實整個進度不斷提前,南京廠已經在本月正式量產出貨16納米技術的產品,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陸在晶圓代工領域,最高端的製程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