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01

雙十二買的東西陸續到了消費者的手上,還有十幾天就到了下個月九號,估計又有很多人感嘆:雙十一欠下的債還沒還完,雙十二的花唄又開始了催債。

阿蘭問我螞蟻花唄下月九號要還多少錢?

我說:不用還錢。

阿蘭很驚訝,你雙十二沒有買東西?這麼好囤貨的機會你都不利用?

不是沒有買東西,買了一提紙,一條褲子,加一起沒有一百塊錢,螞蟻花唄我也開通了,可是在購物方面我冷靜的不像個女人,竟然一分錢都沒有欠。

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阿蘭說她的螞蟻花唄裡面有兩萬的額度,雙十一就全部透支了,為了還上花唄的錢,她從另外一個借貸平臺上取了一萬塊錢,讓男友幫忙還了一萬,差點分手,才補上了這個坑,然而雙十二又上演了相同的劇情。

這樣下去簡直就是個無底洞。何必呢?

阿蘭說,一年也就這兩次機會可以瘋狂購物,平時喜歡的大品牌好不容易打折扣,不買簡直對不起自己的青春,年輕就這兩年,一定要用好的,穿好的,把自己的品味搞上去,才能找到好對象,做一個精緻的女人,這不是浪費錢,是對自己的投資。

這確實是一種投資,但是投資和過度消費沒有任何關係,大多數人擁有的只是和自己的收入不匹配的消費慾望。

02

對於很多女生來說,雙十一和雙十二不購物就像自己虧了幾萬塊一樣,沒有品牌包包,沒有高檔化妝品就不能算是一個精緻girl。

可是每個月九號還花唄的時候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個心酸girl。

下單的時候都是女神,還款的時候是村姑。

之前的大學生裸貸的事件一出,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真有大學生窮的連褲子都穿不起了。

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她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實在不願意把她們和一切不光彩的事情聯繫到一起,可是100元10g的壓縮包就買來了她們所有的隱私。

之前有新聞統計說裸條借貸年齡段集中於17歲到23歲,佔比63.2%。

規定時間內,無法還款就只能“肉償”即女孩通過賣淫或是被“包養”的方式來獲得資金還賬。

借款女孩的理由千奇百怪。有說和男友分手借錢打胎的,又說需要資金週轉的,有的說去玩沒有錢,大部分都是為了買奢侈品,就是因為有這種攀比心理和消費慾望所以被套牢了,而且無法脫身。

03

今年5月,“螞蟻花唄”官方在《2017年中國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中也給了我們一組數據:在中國,90後年輕一代是花唄的主力軍,25%的90後擁有花唄,並將花唄作為首選支付方式。

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從開始的信用卡,到後來的大學生裸貸,再到現在的的花唄和各大門檻低,放款快的借貸APP,這些平臺就是看中了年輕人捨得消費但是收入低的特點來滿足他們“先消費,後付款”的購物慾望。

除了非法的裸貸事件,花唄和信用卡的出現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他就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當我們真的面臨資金週轉的問題時,信用卡和花唄無疑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對花錢沒有概念的年輕人卻毀在了這些快捷的消費模式上。

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04

網絡發展的時代,滿大街都是借貸的廣告,剛好很多年輕人只認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產品,女孩堅信精緻的女人都是錢堆出來的,男生相信一個名牌手錶就能提升我的檔次。

消費給了他們想要的安全感和快樂,但是和他們消費不匹配的野心正在毀了這一代的年輕人。

誘惑很多,需要用金錢滿足的慾望也很多,超前消費可能刺激了一些人更努力的工作,但是欠債還錢也壓的很多人喘不過來氣。

“拆東牆補西牆”的消費模式就是一個無底洞,只會讓你成為金錢的奴隸,離你想過的生活越來越遠。

我也開通了花唄,甚至把花唄設成了首要付款模式,但是從來沒有到9號自動還款,而是定期主動還款,不是為了提高花唄的額度,而是我受不了它帶給我“你還有很多錢”的錯覺。

從信用卡,到裸貸,到花唄,超前消費正在毀了你的愛情

在沒錢的時候,節流遠比開源要重要的多,在自己承受範圍內的消費才能帶給你安全感,而不是一到月底就思考向哪個好友借錢。

控制住自己的消費慾望,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