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武城遺聞軼事之東周多國爭奪之要邑

平邑武城亦稱南城、南武城,公元前554年築城,2013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文明古老,歷史悠久,曾發生過一些重大戰事,湧現出一大批歷史名人,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

東周多國爭奪之要邑

武城以武命名,說明是古代經常發生戰爭的軍事要地。事實確實如此。這裡地處魯南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特殊。武城西周時屬魯國,春秋時為魯、邾、齊三國長期爭奪之地。公元前554年為防禦齊國進攻,魯大夫叔孫豹倡議修築武城。此城西、南兩面以曾子山、南城山為屏障,東、北兩面依地勢修築半圓形城牆。屈指算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公元前519年,邾國人修築完翼城後西歸返邾,途經武城遭遇攻擊,武城魯軍塞前堵後,邾人全部當了俘虜。公元前487年,吳國進攻魯國,“故道險,從武城”,後“吳師克東陽而進,舍於五梧,明日舍於蠶室……”。現在平邑縣境內不僅仍有武城、東陽、梧桐溝、蠶廠等地,而且還有傳說此次吳王伐魯時住過的山峰吳王崮。

戰國時,季氏據費為國,武城曾為鄪國所屬。史載曾子居鄪之武城,有越寇(一說為魯寇),曾子去之,寇退而返。後武城改名南城,一度為齊國所有。公元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比國寶,魏惠王將其保存的12顆直徑一寸以上的珍珠當國寶,而齊威王則將其4位有才能的輔國大臣作為國寶,稱其中一位大臣檀子,“使守南城,楚國不敢為寇東取。”結果泗水流域12個較小的諸侯國國君都得按時到齊國朝見。戰國末,武城改屬吳國,又屬楚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隸屬薛郡。

武城一帶,周圍群山環抱,易守難攻,中間有一俗稱“四十五里長江湖”的山間衝擊平原。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稠密,雨量充沛,物產豐富。1979年,南武城村花生畝產皮果965.6斤,單產為當時世界之最,榮獲當年山東省科技進步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魯南革命根據地的腹地。1940年羅榮桓曾在此組織指揮了三打白彥的戰鬥。1947年我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由此奇兵北進,一晝夜急行240餘里參加孟良崮戰役。此役全殲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