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前幾天公司剛招進來兩個實習生,據說還是211院系下來的。

初入職場,倒是很願意向我們虛心討教,但是幾天相處下來,

我發現了他們都會有這樣一種思維:職場上不該有的學生思維。

這倒是很常見,畢竟書本教給你的是知識,卻沒有教你怎麼為人處事。

那麼今天就想先列舉出這兩種典型的學生思維,我們一起來分析。

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1. 你自以為的禮貌

在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中,都會提及到這麼一個觀點,

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對待別人要客氣有禮貌。

你都會忙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己來就行。”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一個年輕人,

想要表現出自己的禮貌和客氣,卻看起來慌慌張張手足無措,

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有小家子氣。

我們辦公室張姐是個十分熱情的北方人,

平時買些水果都會分給我們吃,前天她自己洗了幾個梨,

她看見其中一個實習生早早的來公司可能沒吃早餐,

於是拿著梨走了過去:“我早上從家裡帶了兩個梨,

咱倆一人一個吧”。

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不用不用,你吃吧,我不吃,謝謝啊。“

實習生是這麼回答的,對嘛,

這就是她接受的教育啊,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但是張姐十分尷尬的收起了梨,禮貌性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她的好意被拒絕了,她覺得實習生不領情。

如果那個實習生說:“好啊,剛好我沒來得及吃早餐,

這梨真的太及時了,謝謝你啊。”

然後張姐可能就會問實習生為什麼都沒時間吃早餐,

問一問早上用什麼交通方式過來公司的,

這樣話題展開了,交情就有了。

所以心理學上講“富蘭克林效應“,

就是說讓別人喜歡自己的方式並不是幫助別人,

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自以為禮貌的學生思維就是:

1. 不接受別人的好意就是客氣

2. 不接受好意的同時帶上謝謝就是禮貌

3. 總覺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

4.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是不恥的

但事實是這樣麼?

2. 關於有效人脈

學生時代的人脈是怎樣的呢?你和你玩的十分要好的朋友,

互相抄抄作業啊,一起吃點零食啊,逃課的時候互相幫忙答個道啊。

你和你幾個好朋友構成一個十分和諧的圈子,

這大概是你最引以為傲的人脈了。

學生思維的人脈就是:我有很多朋友。

所以維持你的人脈的方式,就是互相請客吃飯,唱歌。

這都是維護人脈的有效方式。但是職場上是這樣麼?

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職場上的人脈,最重要的一點是:利益轉化。

合作是職場人脈最基本的相處形式,

我們說有效人脈如何打造,

還不如說是讓別人知道,

你在某方面比較有優勢。

真正有效的人脈,

是能讓別人覺得你和他不是一錘子買賣,

這樣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加平衡穩固,

當然你們也可以有感情聯繫,

但是這並不是最緊要的。

職場人脈大多把利益放在首位,

這也是學生時代最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但是同時這又是及其現實的,

你不能拿著你的學生思維去建立你自以為的有效人脈。

職場上,請一定要丟掉這兩種學生思維,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不益於職場發展的學生思維,

對於這職場打拼的我們來說,

自然需要去規避。類似的學生思維還有很多,

歡迎評論區大家分享。遇到好的建議,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