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拱辰街道優化服務讓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近日,拱辰街道政務服務大廳以“作風整頓年”為抓手,採取“周到化、細緻化、信息化、標準化、便利化、專業化”的“六化”措施,將39個便民服務窗口,涉及社保、殘聯等53項民生服務業務不斷前移,簡化居民辦事流程,優化服務理念,在改進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以及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大廳中的明確指引

一進入拱辰街道政務服務大廳,記者首先注意到的是大廳中的諮詢臺。在這裡,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會明確告知並將居民引導至所需辦理事項的窗口前。據拱辰街道政務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李雁介紹,諮詢臺建立起來後,居民不用再反覆往來於各窗口之間詢問,在方便辦事人的同時,也減輕了業務窗口的工作壓力,提升了辦事效率。

在諮詢臺的對面,一排整齊歸置的單項宣傳冊被分門別類地插在了玻璃窗格前。為了讓居民“最多跑一次”,拱辰街道將政務服務大廳的為民服務事項全部梳理成冊,用流程圖的方式將辦理流程、必備材料及辦理窗口清晰標示出來,減少了居民因材料不全、流程不明導致的反覆跑腿。

指尖下的自助辦理

“之前打印需要去房山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之後再返回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由於家裡住的比較遠,有時材料帶不齊全,一件事兩三天才能辦完。現在動動手指,半天之內就能在服務大廳完成個人社保單查詢、打印及繳費業務,便捷多了。”在拱辰政務服務大廳二樓,正在自助打印機上打印個人社保權益記錄的市民王先生對記者說道。

窗口前的優質服務

態度誠懇、微笑讓座。熱情接待,有問必答……這是窗口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用語規範。據拱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麗傑介紹,建立政務服務大廳以來,街道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員禮貌用語規範,完善《業務難題會商制度》、《外出離崗登記制度》等等各項制度。作風整頓工作開展後,街道組織窗口人員全員學習“9+N”系列政策,落實首問負責制,簽訂《愛崗敬業服務承諾書》,全力打造人員素質強、業務能力精、公共形象好、服務水平高的基層服務隊伍。

記者注意到,每一個服務窗口旁都設立了評分器,在大廳中央的自助填寫臺旁也設立有專門的意見箱。評分器和意見箱中的意見會被定期整理,為服務大廳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優化服務理念提供基礎。

此外,拱辰街道還在政務服務大廳增加了飲水機、醫藥箱等設施,以供前來辦事的群眾使用。時下天氣漸熱,記者看到醫藥箱裡特別準備了藿香正氣水、清涼帖等防暑醫藥用品,可謂十分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