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位老農民,不認識字卻當上了副總理,不要工資不遷戶口

說起陳永貴,許多老一輩的人對他的記憶應該是非常深刻的,他本是一個農民,卻因為自己的能力當了大官,而且在當官後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依然好好辦事,這樣的人註定被人們銘記。

山西這位老農民,不認識字卻當上了副總理,不要工資不遷戶口

陳永貴的文化水平並不怎麼高,他有些字還念不下來,但是他在辦事能力上卻非常出眾,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從一個農民,慢慢走向了北京這個大舞臺的原因。他來到北京當上副總理後,沒有將自己的戶口移到北京或太原,也沒有讓國家給他發工資,而是繼續保留自己的農民身份。每天穿著中式農民裝,用一條毛巾來包著頭,腳下是農民布鞋。他還沒有架子,再回到大寨後,依然和農民一起勞動。

在當上大官後,不怎麼識字的陳永貴卻有自己獨特的處理公務的方式,曾經有一個記者寫了一篇文章讓他審查。他沒辦法讀下去,就讓記者先給他讀,讀完之後他再發表自己意見,大多時候在處理公務時,他都是不看文件的,都是讓別人讀他聽,然後在說出自己的想法。

山西這位老農民,不認識字卻當上了副總理,不要工資不遷戶口

陳永貴退休之後,就把全家人的戶口移到了北京,他每月有150元的退休工資和50元的保姆費,家也從副總理院讓了出來,住進了高幹樓。後來因為北京的物價變高,國家就免除了他的房租水電費,他有很高的覺悟,一般不會坐國家配給他的小汽車。而且家裡的飯都讓妻子做,不再僱廚師。

退休後的陳永貴依然保留著他樂於助人的品格,如果院裡那家的服務人員有了困難他都會第一時間照顧到,而且如果有老家送來的土特產他一定不會獨自享受,而是會分給大家,家裡那天做下好吃的也會讓院裡的人來吃。

山西這位老農民,不認識字卻當上了副總理,不要工資不遷戶口

我們的國家正因為有陳永貴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才會走到了今天,對於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也應該像他們學習,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把我們的國家變的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