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次因爲業餘愛好而大打出手的滅國之戰

歷史上一次因為業餘愛好而大打出手的滅國之戰

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小名寄奴,據史書記載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21代孫,這麼一個貴族子弟,卻取了一個這麼一個如同販夫走卒般下賤的名字,實在是讓人不解。其實劉裕本人出身市井,自小家境貧寒,曾經從事的職業有樵夫,農夫,漁夫,生性嫉惡如仇,喜歡惹是生非,尤其嗜賭和打架。但是劉裕雖出身貧賤,卻志存高遠,能力出眾。東晉宰相王導的孫子王謐曾經見過布衣時的劉裕,對他讚賞有加,說“卿當為一代英雄”。

劉裕是個牛人,要說中國歷史上牛人也不少,但是要和劉裕相比的話,總覺得差點意思。因為別人牛大多是靠建功立業保家衛國,這個劉裕靠的是專殺皇帝。

歷史上一次因為業餘愛好而大打出手的滅國之戰

劉裕像,圖片來源網絡

公元403年,東晉權臣桓玄逼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自己取而代之,改立國號為大楚。桓玄此人登基後驕奢淫逸,大興土木,自己只顧享受,導致民怨沸騰。劉裕舉兵討伐,一舉滅了大楚,並殺死桓玄,將其首級懸於建康(今南京)城門上。

公元405年,譙縱在四川自稱蜀王,脫離東晉獨立,公元413年,劉裕率區區兩萬人馬討伐譙縱,譙縱不敵,城破被逼自殺。

公元417年,劉裕率兵討伐北方的後秦,後秦大敗。後秦皇帝姚泓被劉裕帶到建康斬首,後秦滅亡。劉裕被晉安帝封為宋王。此時東晉朝政軍事大權已然落入劉裕之手,劉裕是事實上的幕後皇帝。

然而劉裕豈會甘為人臣,公元418年,劉裕殺晉安帝司馬德宗,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

公元420年,劉裕覺得時機已到,便逼迫晉恭帝退位,自己當上了正宗的皇帝,國號宋,史稱劉宋。晉恭帝於次年被劉裕除掉。

還有一個被劉裕滅掉的小國——南燕,說起被滅的原因也是讓感到人匪夷所思。

歷史上一次因為業餘愛好而大打出手的滅國之戰

慕容超,圖片來源網絡

南燕(今山東一帶)皇帝慕容超生活奢靡淫逸,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出遊圍獵和觀看歌舞,對於國事卻不是很上心,典型的一吃喝玩樂敗家的主。無論是吃飯,上朝,下棋,身邊一定要有絲竹之聲相伴。他耗費大量資金興建的歌伎館規模龐大,人數眾多,吹拉彈唱樣樣俱全,凡是精通一兩樣音律的官員都得到了重用。

反過來東晉這邊的劉裕,因為自幼出身貧寒,劉裕對於奢靡浪費極其憎惡,曾有人建議他在自家府上建一個歌伎館來豐富一下業餘生活,劉裕大罵此人“你竟敢叫我沉迷在這種害人的玩意上,以後再說這種話就不客氣了。”受劉裕的影響,歌舞業在東晉受到了極大的打壓,沒人再敢去逛歌伎館,街上的歌伎館紛紛關門大吉。聞聽到南燕國皇帝喜歡歌舞,東晉的賣藝人紛紛逃往南燕,就連那些在東晉因為喜好歌舞而受到劉裕排擠的官員們也拼命找關係判逃到南燕。劉裕知道後大怒,派重兵駐守邊境,對抓到的偷渡南燕的人統一處斬。南燕的皇帝慕容超這下不樂意了,他也派重兵駐守在邊境線,凡是劉裕追逃的人他就派兵接應保護,並把精通音律的人都安排在歌伎館中讓他們有口飯吃。而且更為作死的是,為了豐富和提高自己熱愛的歌舞事業,把這項事業做大做強,慕容超甚至不惜派兵越境劫掠東晉的人,交給太樂傳授歌舞。

這樣你來我往,事情鬧得不可開交,矛盾越來越尖銳,雙方誰都不服。終於在公元409年,劉裕親率大軍征伐南燕,慕容超也不甘示弱,奮起反抗。這一仗雙方都是全力投入,誰都不想退步,在耗盡無數人力財力之後,能征善戰戎馬生涯的劉裕終於打敗了本為一紈絝子弟的慕容超,南燕滅亡,南燕皇帝慕容超被帶到建康斬首。

歷史上史家大多對於劉裕評價正面居多,他登基後,與民休養,整頓屯田,打擊地方豪強,採取積極措施緩和階級矛盾,由於他自己出身底層,最知道底層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好處,而他自己的生活卻很簡樸。歷史上有名的“元嘉中興”就是在他手上開始的,總的來說,劉裕算是一個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