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秦朝十五年而亡?二世胡亥幼時做的一件事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為何秦朝十五年而亡?二世胡亥幼時做的一件事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公園前210年,秦始皇死在出巡的途中。臨死前下詔命在北方鎮守邊疆的公子扶蘇速回繼承大統,詔書落在了宦官趙高手裡。趙高一貫與公子扶蘇的左膀右臂蒙毅不和,若扶蘇繼位,等待趙高的是什麼下場可想而知。據《史記》中的記載,趙高夥同李斯矯詔命扶蘇及蒙括自殺,扶持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即位,即秦二世。現在對於胡亥是矯詔篡位還是秦始皇指定的繼承人學術界目前還有一些爭論,這個我們暫不討論,我們先來說說胡亥這個二世皇帝其人。

西漢漢文帝時代的思想家賈誼所著《新書》卷六《春秋》中記載了胡亥小時候發生的一則故事,秦始皇“詔置酒饗群臣,召子賜食先罷。胡亥下陛,視群臣陳履狀善者,因行踐敗而去,諸侯聞之,莫不大息。及二世即位,皆知天下必棄。”這段話的大意是秦始皇宴請群臣,胡亥先出來,看見大臣們的鞋履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門口,就將他們的鞋履踢得亂七八糟到處都是,然後揚長而去。大臣們見了,都搖頭嘆息,知道一旦胡亥即位必遭天下人棄之。這個故事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和《太平御覽》等等多部史書中均有描述。

為何秦朝十五年而亡?二世胡亥幼時做的一件事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胡亥即位後,為了掩蓋自己繼承大統的合法性,首先就向自己的兄弟姐妹開刀。在咸陽,一次性的將自己的十二個兄弟斬首,第二次,又將自己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在刑場上用車輪碾死,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只有一個兄弟叫公子高的,見此情形主動要求去驪山給秦始皇守陵,胡亥表示對他的孝心很讚賞,但是卻要求他殉葬。這算是唯一一個有“善終”的兄弟了。

胡亥不僅將自己的兄弟姐妹殺戮殆盡,屠刀也同樣的揮向了大秦社稷忠臣,蒙氏兄弟首先遇害,接著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相繼被逼自殺,秦朝施行連坐,一人犯罪全家受罰,這些人死了還連累自己的家人一同招災。殺到最後連胡亥身邊的侍衛近臣都逃脫不了被殺害的結局,宮中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某一日災禍降臨到自己頭上。

為何秦朝十五年而亡?二世胡亥幼時做的一件事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趙高是胡亥的老師,胡亥自小師從趙高學習法律等知識,胡亥對趙高極其信任,而趙高是一個陰狠毒辣野心勃勃的人。為了獨攬大權,竟建議胡亥,您只管享受榮華富貴,至於國事這些煩人的事物就交給我好了,即便我做錯了,別人也只會責罵我,絕不會認為您失德。這種明顯是要架空自己的鬼話胡亥竟然相信了,還把君臣交流的唯一渠道朝會也給取消了,這下朝政完全落到了趙高手裡。而趙高把持朝政以後,為了甄別出誰是順從自己的人,歷史上著名的“指鹿為馬”就這樣發生了。

胡亥曾對趙高說,人的一生太短暫了,就像騎馬穿過一堵牆一樣,作為皇帝我富甲天下,我想隨心所欲並享盡人世當中一切的富貴榮華,你怎麼看?趙高當然巴不得胡亥沉迷酒色當中,他立即建議啟動已經停工的阿房宮的工程,並調集全國的糧食和人力來保證工程的建設。秦朝末期時,全國2000多萬人口當中竟然有近千萬青壯年奔走在各種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設當中,而國家急需的農業生產卻處於崩潰的邊緣,這大大超出了當時那種生產能力所能承載的極限。秦國一統天下之後,經過連年的戰亂,此時應是與民休養生息的關鍵時期,而胡亥只顧滿足自己的私慾,輕信趙高的佞言,不顧民生艱難大興土木,這種失去理智竭澤而漁的行為導致民力枯竭,最終導致民變。

胡亥惡事做盡,卻聽不得真話。舉例某地有人造反,如果有人如實稟報給他,他會將稟報的人殺掉,因為他根本不相信天下會有人造反,而如果謊報為盜賊作亂,已經派人去剿滅了,他則會很高興。因為他認為治理天下只要有嚴刑峻法的震懾,強大武力作為後盾的話,就算有人作亂也不足為慮。這樣一來他身邊所有的人再也不敢說真話,直到陳勝吳廣起義打到了離都城約10裡的地方,他才如夢初醒。剿滅了陳勝吳廣之後他忍不住問責趙高,趙高知道他這個學生嗜殺成性,為了免於被胡亥殺掉,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公元前207年,趙高串通閻樂以抓賊為名闖入胡亥宮中,逼胡亥自殺。胡亥自殺前,問身邊一個宦官,事情到了這樣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宦官說,就是因為沒有告訴你,所以我才能活到今天,要是說實話,早就被你殺掉了。胡亥還向閻樂哀求想見趙高一面,閻樂不同意,繼而哀求給個郡王就可以,也不允,再次哀求做個萬戶侯乃至平民,仍不允,最終沒有辦法只得自殺而亡。胡亥死後被以平民之禮葬於陝西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終年23歲,在位僅3年。胡亥雖然做了3年的皇帝,但是司馬遷的《史記》當中並沒有專門為他作本紀,只有在記述秦始皇和李斯的文章中有過寥寥數筆提到過胡亥。想必司馬遷也是惡極了胡亥吧?

為何秦朝十五年而亡?二世胡亥幼時做的一件事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究其胡亥短暫而醜陋的一生,幼時缺失和偏頗的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元人郝經在《續後漢書》中所記載就有“胡亥少習刻薄之教”,所謂“刻”指的是用刑深刻,“薄”指的是棄仁義不悃誠。《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因趙高精通獄律令法事而讓他教導胡亥,胡亥學習了所謂的“術”,卻沒有人教他學習“仁”。在兒童階段,胡亥即表現出喜歡故意毀壞美好事物的心理特徵,頑劣不堪,就如本文開頭說述,他的這種通過把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鞋履弄得亂七八糟的行為來滿足自己內心快樂的心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教育制止,長大後這種心理會越發的扭曲越發的恣然生長。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如果這樣長大的話,最多也就是敗家而已,而作為一個帝國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他施加的對象必然是普天下的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