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取代中國的地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換來的地位不要也罷!

近日,一則“日本發現大量稀土,將取代中國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國地位”

的新聞屢屢出現在各大媒體,國人開始擔憂中國的“獨有”資源優勢失去,丟掉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砝碼。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個砝碼丟了更好,以汙染環境和犧牲不可再生資源換來的砝碼,我們寧可不要!

日本將取代中國的地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換來的地位不要也罷!

稀土是什麼?

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可用於製作頂尖技術的先進陶瓷材料,作用於航天航空,軍事,電子等。由於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被稱為稀土。

稀土真的是我國“獨有”的嗎?

其實不然,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稀土,其中美國的稀土量比中國還要多,品種還要全。俄羅斯和印度也不比中國差多少。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有一種稀土是中國獨有的錯覺呢?

其實只是因為我國的稀土出口量大,《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指出曾指出,我國以佔比全世界23%的稀土量,支持了全球每年90%的稀土消耗!

日本將取代中國的地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換來的地位不要也罷!

國內開採技術成熟,稀土產量極高,甚至有國家求購我國的採稀土技術。這是好事,但稀土礦是有限的,是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這樣下去,不出40年,國內產的稀土就要開始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機智的美國人十幾年前就封了自己國內最大的稀土礦—加州芒廷山口稀土礦,禁止開採,開始每年向中國進口稀土。

反觀我國人民,仗著自身“地大物博”,不加節制地開採,完全不考慮給自己的子孫留點“遺產”。

日本將取代中國的地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換來的地位不要也罷!

為了限制稀土的開採,政府一度出臺了各種政策,限採稀土,增加稀土資源稅等等。都擋不住民眾拿資源換錢的“如潮熱情”。很多不法分子,無證開採,不單止對國家戰略造成影響,還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利字當頭,罔顧法紀。

這樣的結果就是,稀土產量過大,供過於求,甚至發生過“稀土賣出豬肉價”的鬧劇!

國外用廉價的價格買走我們的稀缺資源,而我們還為這點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等到我國資源耗盡,被迫要進口時,我們的子孫後代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

日本將取代中國的地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換來的地位不要也罷!

以技術先進聞名的日本,居然在發現稀土礦之後宣稱“國內開採技術不成熟,還需要十年的時間研發開採技術,現階段仍需向中國進口。”他們的真實戰略和目的不是路人皆知嗎?!

是要在耗盡祖先留下的遺產遺禍子孫。還是要幡然醒悟,著眼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