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時,前一天滴滴程維和美團王興還在推杯換盞,第二天美團就上線了美團打車服務,並在南京進行了試點。

這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讓程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僅僅回答了一句,“滴滴的敵人很多,美團不是最強的”。當然,短暫的蒙圈之後,滴滴便開始了猛烈的反擊,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美團出行與滴滴外賣?

美團做出行,首發地點就是在南京。據瞭解,在南京美團給加盟美團打車的司機和用戶給出了相當的優惠和補貼計劃。司機方面,前2萬報名的司機(北京是前5萬)將享受3個月0抽成的優惠,此外,其正常抽成比例僅有8%,相比起滴滴25%的抽成來說,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可見,美團做出行依舊用的是當年“補貼大戰”的手段,未來美團打車將進駐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之後,想必會與滴滴展開一番更激烈的血戰。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眼看著對手把手都伸到自己地盤了,滴滴自然也不會閒著。最近,一則滴滴配送招募騎手的宣傳廣告在網上流傳。

其實早在2015年,滴滴出行就戰略入股餓了麼的協議簽署和股權交割,已於具體時間是2015年11月24日完成,但是金額未知。在2017年12月,滴滴開始正式孵化外賣業務。

媒體披露消息,滴滴外賣已有百人團隊。當前,滴滴外賣已經在無錫開始了招聘,其他部分城市也在逐漸開通中。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根據滴滴配送騎手招募消息顯示,滴滴外賣騎手分為忠誠騎手和自由騎手兩類。其中,忠誠騎手要求每週在線大於48小時,月保底10000元;自由騎手可自由上線隨時接單,訂單收入翻倍。

滴滴美團為何刀劍相向?

按說,滴滴和美團都是騰訊系的重要一員,私下裡程維和王興關係還不錯,而且本來兩家業務沒有衝突的地方,甚至還能展開合作,為何現在變成了競爭的局勢?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先說外賣行業,草媒君查詢到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外賣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大關,今年更是要突破2340億元。相比較中國近4萬億的餐飲市場規模看,外賣行業的成長空間很大,滴滴正是看上了這一點。

再來說共享出行領域,滴滴經過了和快的的補貼大戰,再到收購Uber中國,至此滴滴出行無疑成了國內網約車市場絕對的市場領導者。但是反滴滴聯盟也就此出現,趁著滴滴無暇應對挑戰時,美團趁亂完全可以分一杯羹。

從企業角度而言,美團的入局,有自身的考慮和優勢。美團在生活服務O2O領域擁有6億用戶、2.2億活躍用戶,在開展打車業務上具有入口優勢。此外,在美團點評最具優勢的業務領域,如餐飲、酒旅、電影、KTV休閒娛樂等,也都與打車出行密不可分。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最後就是,“無人駕駛+”的風口來臨後,出行和外賣有了更多重合的地方。未來參與交通的是系統,屆時城市出行將會是“車找人”,人們出行只提供需求即可,屆時符合需求的車輛就會開到你身邊。因此汽車除了是交通工具,也可以變身“移動辦公場所”甚至是“移動小賣部”。

未來的戰場?

出行和外賣,僅僅是美團和滴滴擴展自己疆域的一部分,未來他們兩家絕不是簡單的一場戰役那麼簡單。主要原因是,美團的外賣和滴滴的打車業務,都是規模性經濟,為了保持用戶的粘性,就必須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來留住用戶。

另外就是,滴滴和美團的外賣和打車業務門檻較低,這也就逼著雙方要把自己建設成為“全家桶”,來樹起保護自己的籬笆。

滴滴外賣,美團打車,巨頭燒錢,用戶獲益!

據瞭解,當前美團所涉獵的領域包括外賣領域、酒旅領域、支付領域、打車領域、短租領域等。

滴滴方面則是涉獵包括共享出行領域、金融領域、本地化生活領域等。

由此可以預見的是,滴滴和美團之間,除了在出行和外賣上會展開競爭以外,將來會拓展到新的領域,有可能挑戰騰訊的社交服務嗎?又或者是京東的電商服務呢?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