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億打水漂,王健林的影視滑鐵盧

對標迪斯尼等好萊塢巨頭,幾乎是現在國內所有龍頭影視公司、泛娛樂公司的夢想,萬達電影也不例外。

可是萬達電影的風光歲月,眼看著就這麼過去了。誰還記得王總當年那句:萬達會讓迪士尼在中國20年都無法盈利。

在經歷了2017年7月的股債雙殺和萬達影視停牌後,王健林收購好萊塢的野心已無人提及。

王健林的電影帝國夢

電影是王健林除房地產外,最上心的一件事。

“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必須向文化、旅遊轉型。”這是王健林多次強調的理念,並且近十年來一直在為此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他首先選擇了電影,做電影院,即便當時中國的電影市場一片荒涼。

那是2005年,全年的票房總和才16億,還不如現在一部火爆大片的票房。因為盤子太小,萬達管理層以及包括馬雲在內的一些企業家好友反對王健林的這個想法。

但是,最終在王健林的堅持下,電影一步步從萬達商業地產籠罩下的配角變成了主角。

230億打水漂,王健林的影視滑鐵盧

2016年1月12日,萬達集團宣佈萬達影視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合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電影史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筆併購投資。

2016 月 5 月,風頭正勁的萬達電影第一次嘗試收購傳奇影業和萬達影視將其打包裝入A股,當時萬達影視總估值為372億,與A 股影視行業龍頭華誼兄弟市值相當,且超過了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公司。

當時正是影視行業估值上升的最巔峰時期,市場預估交易如果達成,萬達電影的市值將高達 1300 億元。當時的萬達院線在國內牢牢佔據著龍頭寶座,在國外的王健林給好萊塢上起了“課”。透支一切可以透支的數據,把好萊塢嚇到崩潰。

不過,萬達收購傳奇的消息傳出時,中美業界便十分不看好,一來AMC已經連續虧損數年,二來自打電影誕生以來,100多年間還沒出現過跨洲院線。

再後來,正如市場所猜想的,傳奇影業非但沒有扭虧,還在日後成為了萬達重組的障礙之一。

230億打水漂,王健林的影視滑鐵盧

傳奇影業不傳奇,230億打水漂

除了因為“跨國收購的美國傳奇影業體量大,且涉及中美兩地電影製作業務”外,其次是傳奇影業被收購後,萬達曾預計2016年即可扭虧為盈,但最終傳奇影業卻沒能經得住“拷問”。

收購傳奇影業後帶來的虧損和震動,成為了萬達的累贅。

相比好萊塢六大,傳奇影業本質上是家做私募基金的電影投資公司——通過跟好萊塢大製片廠一起拼盤投資來分擔自己風險,獨立性不夠。

另一方面,由於好萊塢近些年中等票房體量的影片在減少,像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一般難以拿到高概念的頂級大片的投資額度,這又間接增加了傳奇的風險。

這些來自傳奇影業本身以及美國好萊塢電影投資環境的雙重風險,都將在萬達收購傳奇影業之後轉嫁到萬達身上。

在財務方面,在被萬達收購之前,根據2016年併購後公佈的業績,傳奇影業已經連續2年虧損。

2015年,營業總收入摺合人民幣30.2億元,淨利潤-42.38億元;2014年,傳奇影業營業總收入摺合人民幣26.3億元,淨利潤-28.87億元。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傳奇影業投資、發行了7部電影,總票房為20億美元

被萬達併購後,傳奇影業表現平平,連續兩任CEO先後離職。傳奇影業在被萬達併購之後,每年的電影數量比較少,大概2-3部,風險比較大。

比如,今年傳奇影業參與出品《侏羅紀世界》,投資佔比25%,如今這部影片的票房已經6.2億美金。

碰到這樣的爆款可能業績就很好,但遇到表現不好的影片,波動就很大。比如2016年發行的《魔獸》和張藝謀的《長城》全球票房7.6億,而成本高達3億美金,儘管萬達影城給了這兩部電影超過了80%的排片,但仍舊難以逃脫折本的結果。

230億打水漂,王健林的影視滑鐵盧

三年對賭32億,是高還是低?

在停牌近一年後,昨日萬達電影公佈了新的重組方案, 116億元收購萬達影視,包括萬達影視、互愛互動、騁亞影視、新媒誠品等影視與遊戲的公司,但不包括美國的傳奇影業。

2017年4月,王健林曾公開表示:由於傳奇影業去年的業績不夠理想,已經把它從上市的計劃當中剝離了出來。

為了確保交易公平,雙方進行了對賭。萬達影視承諾,2018-2020年淨利潤不低於8.88億、10.69億、12.71億。如果利潤未達標,則由萬達投資根據協議約定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

那麼以萬達影視的盈利能力,這樣的對賭到底是高還是低?

2016年萬達影視淨利潤為3.64億;2017年淨利潤為5.97億。按照2017年64%的淨利潤增速,萬達影視2018年的淨利潤能達到9.79億。更何況,在公告中已經披露,萬達影視2018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4.07億,短短一個季度變完成今年對賭承諾的45.8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的報表中,萬達影視一共完成票房43.8億,僅一部《唐人街探案2》就貢獻33.8億票房。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是明年和後年兩年對賭年份中,是否能持續產生這樣的爆款,未有定論。

縱觀去年一整年,王健林當斷則斷,出售資產,減輕負債。在一系列瘦身動作的幫助下,萬達已經從去年下半年資金鍊遭質疑、股債雙殺的危險中安全落地。

而這次拋棄重資產以及需要不斷投錢的線下影視實體項目,把輕資產的萬達影視併入上市公司,一進一出,是王健林取向再明顯不過的一次抉擇。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7年工作總結中說,今年的目標,要推進轉型,加快輕資產步伐,形成新的支柱產業。第一就是影視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