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以藥品代購為主題的《我不是藥神》還沒正式上映,就刷屏朋友圈!點映3天不僅收穫了超過1億的票房,就連作家韓寒看完影片後,也在微博上有感而發:“今天看了一部了不起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可以說,這是最近幾年罕見的國產好電影。”

主演徐崢毫不吝嗇地稱讚為:“生涯最滿意的表演作品。”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我不是藥神》火了,笑的不止演員和導演,還有出品人和投資方。隨著電影升溫,發行製作方中多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隨之大漲。

《我不是藥神》由甯浩背後的壞猴子影業、徐崢的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歡喜傳媒以及北京文化、唐德影視、阿里影業、中南傳媒、萬達電影等共同製作,聯合發行方包括淘票票和北京文化。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這次《我不是藥神》的火爆最大的贏家應該非北京文化莫屬了。受益於影片點映票房的不斷升高,北京文化的股價也是漲個不停。自6月22日以來,北京文化股價由9.22元一路躥升至14.66元,漲幅接近60%。北京文化的市值,也從6月22日前的約67億漲到了7月6日的約115億,累計增長了48億。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北京文化上一次連續上漲是在《戰狼2》上映期間,該片的火爆引燃了發行方北京文化的股價走勢。《戰狼2》上映後,北京文化的股價受到刺激,8個交易日從13.54元漲到了21.14元,市值從98.33億漲到了153.53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6%,市值累計漲55億。

除了北京文化,製片方之一的唐德影視、阿里影業、歡喜傳媒等企業的股價都不同程度上漲,《我不是藥神》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爆款電影催生股價飆漲為資本方帶來的收益非常可觀,許多企業持股人也因為企業股價的飆升而身價暴漲,北京文化和開心麻花就是典型的例子。2018年以來,國內電影票房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因此,如今非常多投資人都在尋找有潛力的影視公司,希望購買公司股權,搭上國內電影市場迅猛發展的順風車。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但往往已經上市的影視公司的股權購買並不容易,做大的“蛋糕”已經瓜分完了,難以分得一杯羹,所以一些非常具有成長性的準上市公司成為了投資人的首選。上市前購進股權,等公司上市後,有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股價暴漲的高額回報。而一旦該影視公司做出爆款電影,持股人的身價也會持續水漲船高,分享資本狂歡帶來的紅利。

《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