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周末義診、火車上救人的同學點個讚:醫院外,醫生該不該出手?

——孟長海/文

作為同學,由衷的感到驕傲,他們作為普通的醫生,能發揮自己專業優勢治病救人,雖不是轟轟烈烈,但做得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對於每一個醫生都能做到一心為民,贏得民心,醫患關係怎麼能不和諧呢?

為週末義診、火車上救人的同學點個贊:醫院外,醫生該不該出手?

但,疑問者是常有的。許大夫義診,有人懷疑是非法行醫,覺得風險太大,出事了咋辦?火車上救人,也常有疑慮。我的一個學生遇到這樣事情兩三次,結果每次都是糾結好久,但未能成行。這樣的情況,很多醫生都遇到過,每逢喇叭喊醫生,覺得自己應該去,但是顧慮重重,前段時間網傳火車上救人結果惹得一身麻煩故事抑或是謠言影響很大,這種農夫和蛇的故事讓很多醫生停住了腳步。

這是醫生職業的悲哀。作為一名醫生,看病救人就是自己的工作,這個陣地是職業賦予的權力,那就是時刻都是醫生,只要在國家範圍內註冊,就是醫生,就應該受到法律保護,何來非法行醫辯論呢?這就如同軍人和警察,如同教師和律師,職業身份是應該寬泛於註冊的。

為週末義診、火車上救人的同學點個贊:醫院外,醫生該不該出手?

這個問題的思考,與醫生職業認識有關,也與時下好人難做的社會環境有關。作為職業,而長久的認為執業範圍是主要的限制,如此註冊內科的在給別人施以援手,這可能存在外科疾病風險。而作為中醫的儘管有效,但也可能被誤解。畢竟臨時應急的生命危機並不與醫生職業範圍有關,也可能在危機病人心臟病突發時出現的是口腔科或者肛腸科的醫生呢?這個職業顧慮是肯定的。而同時社會氛圍也是有不少影響,人救過來了好事,如果救不過來引發糾紛呢?這個時候,英雄醫生和出事之間也就一步之遙。

為週末義診、火車上救人的同學點個贊:醫院外,醫生該不該出手?

這個問題常常使我想到了尚方寶劍,對於醫生來講,不應該受制於執業範圍的影響,而應該體現生命保護的無條款限制,做到應急召喚,這樣醫生做公益才能沒有心理包袱,才能在應急狀態下發揮自如,救人於危難之時。如不然,可能人人顧慮,不能自由發揮職業能力,而耽誤的就是很多的生命,關鍵是社會的麻木和冷漠。

所以,我們把看似簡單的週末義診贊為好事,把應急救人的醫生視為英雄。他們可能並沒有或者也可以意識到在醫生義診和救人中存在的風險,但他們選擇了,不曾後悔。我們讚歎英雄,也要知道很多人望而卻步,選擇了妥協退讓,選擇了明哲保身,選擇了隔岸觀火,選擇了冷嘲熱諷,這是我們應該從法律和民風道德上思考為樂於助人、好人好事站臺幫腔的考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