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我是祕境守護者

顧瑩天生就喜歡冒險和挑戰。有一天,顧瑩用相機拍到一隻飛行中的大天鵝,就萌生了拍攝各種鳥類和野生動物的想法。

2011年9月,顧瑩駕駛越野車獨闖西藏兩月有餘。為了拍攝稀有的高原特有鳥種紅胸角雉、棕尾虹雉等珍禽,她在高海拔的深山裡獨自守候了幾個星期。她每天夜晚借宿在寺廟,凌晨三點開始一個人負重爬山,整天靜靜守候在叢林、崖壁間,克服著強烈的高原反應、飢渴與寒冷。終於,她如願以償。

接著,顧瑩遠赴巴布亞新幾內亞,經過21天的原始森林探秘,拍到13種天堂鳥。當看到雌雄“十二線極樂鳥”在求偶樹上雙雙起舞的畫面時,她再一次無限感嘆大自然的神奇。2015年5月,她又在菲律賓拍攝世界上最大的猛禽——食猿雕。

4年間,顧瑩的足跡遍佈七大洲和四大洋,拍攝到1000多種鳥類,她的作品被收錄在世界權威鳥類全書《世界鳥類手冊》中。在拍攝中顧瑩發現,其實動物的生存很艱難。於是,她又有了新目標:“我要如實反映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

2016年2月,為了拍攝到北極熊結束冬眠遷徙的場面,顧瑩在-40℃的北極待了十多天。在茫茫雪原上,她幸運地拍到了北極熊帶著幼崽出洞穴的畫面,也拍攝到了熊媽媽的親子時光。

拍完南極和北極後,顧瑩又多次到達有“地球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在這個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獲得了許多珍貴影像,尤其是反映藏羚羊、雪豹等動物殘酷的生存現狀的影像資料。

在那裡,顧瑩以驚人的毅力拍攝到了無人區藏羚羊奔跑、在卓乃湖產仔等一些很有價值的圖片。其實吃苦還算不了什麼,更可怕的是在拍攝中還會遭遇猛獸。2016年8月,顧瑩像萊昂納多在電影《荒野獵人》裡一樣遇險了。“在可可西里,那頭棕熊離我只有8米遠的距離。我當時特別想拍熊頭部的特寫,結果生氣的熊向我發動了攻擊。”顧瑩趕緊向車子跑去,肩上還扛著沉重的器材,結果摔倒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地上有根鐵絲攔住了熊,它來了一個急剎車。這頭棕熊惱怒地拍打地面上正在全程錄製的機器,她趁機飛速逃離,這才撿回一條命。

顧瑩曾記錄下這樣的畫面:死在雪地裡的帝企鵝、風雪中攜幼崽覓食的北極熊、驚恐絕望的瀕死藏羚羊……

如果說這是正常的自然法則,讓顧瑩更為痛心的是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她曾看到一隻由於遷徙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傷後肢,不能自主進食的藏羚羊。“我在這隻小藏羚羊旁邊,看到它的眼睛裡有我整個人的影子,感到特別難過和心痛,於是就把它頭部的特寫拍了下來。”

顧瑩歷經千辛萬苦拍攝的作品贏得了掌聲和讚許,2016年,她憑藉《角落裡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極》,獲得2016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最受矚目的“優秀攝影師評審委員會大獎”。

2017年,顧瑩成為青海可可西里申請世界自然遺產的特約攝影師。面對野生動物在惡劣環境下的掙扎和痛苦,她希望用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告訴大眾這些精靈真正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

經過一年多的拍攝,2018年1月3日,“鏡頭中的美麗——顧瑩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展”在密雲博物館開展。此次公益展覽展出了顧瑩記錄的青藏高原藏羚羊等攝影作品,展現了野生動物殘酷的生存環境,呼籲大家愛護環境、尊重自然規律,以最為本初和真摯的態度去關注、保護野生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