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雖然古代史中的以男人為主體,正史中涉及女性的地方很少,但女性作為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話題卻從未中斷。各朝各代美女、才女層出不窮,好多人也許之前已經注意到了——為什麼公認的古代四大美女,沒有宋元明清的事兒?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春秋末期越國西施、西漢王昭君、三國貂蟬、李唐楊貴妃。包含了先秦到李唐一千多年期間的名媛貴婦,那宋以後的千百年就出不了一個名氣美女,從史評上來說的確沒有。

四大美女中三位——被稱為“禍國殃民”

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人類的語言表達有一個特點,就是形容某在某方面達到了極高的程度時,喜歡用貶義詞來表達;比如形容我文章寫得好,會說你看那誰誰“真變態”篇篇10萬加(當然我沒有那麼變態,囧)。“禍國殃民”級美女的說法也是如此。

至於禍國殃民到底是因為女人太美,還是男人不行,我們今天的話題還是有些關聯的,且看下文。

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歷史第一位禍國殃民的古代美女,非烽火戲諸侯的女主角褒姒(bāo sì)莫屬,而妲己其人其事尚難以證明,不能將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作為歷史,當然褒姒沒有入選四大美女,可能在於她真正的做到了禍國殃民有關。

西施被越王勾踐送到了吳國,吳王終日於西施沉迷於遊樂,親小人遠賢臣,最終吳王身邊忠臣遠去,誤了國事,敗在昔日的手下敗將之手,成就勾踐臥薪嚐膽的佳話!

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貂蟬與其義父王允巧施連環計,離間了呂布與董卓,最終董卓被被呂布一戟刺死,呂布也死在了白門樓上。李唐楊貴妃的故事我們更是瞭解,就不再累述,畢竟咱們的主題是為什麼到了宋朝沒美女了?當然不是都長偏了……

宋以前都是以武立國,到了宋朝就改成尚文了,文人的思維不想武者那麼粗枝大葉,宋代統治者就想要總結出朝代更替的原因,首先武力是一方面,那就限制武將的權利,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他們認為美色也是禍國殃民的主力。

古代婦女心靈美與容貌美的博弈

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唐朝女性服裝與宋朝女性服裝變化異常的明顯,因為宋朝人對女性的美的認識已然不同了。宋朝人認為重視女性美色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注重女性的精神價值,於是宋代之後烈女、才女一大堆。

唐朝之前人們認為女性的價值體現是形體美,是不太支持女人讀書識字的。比如提到宋之前的女性,大家熟悉的也是史書重點描寫,都是四大美女、趙飛燕之流,容貌才藝是首要標準,比如:“趙後腰骨纖細,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就是形容趙飛燕,還說她可“掌上舞”,是因為舞藝高超而獲得孝成帝的喜愛;還有楊玉環也是才貌兼具,舞蹈跳的好,還會編曲。

古代四大美女李唐之後無一人,難道古代女子自宋代開始長偏了?

而宋朝將女性的形體視若忌諱,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也加大了好多,那時起女性才成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代名詞,在深閨中苦練女紅以及讀書識字(當然識字是大家閨秀才有的條件)。就連娼妓也以琴棋書畫為優,著名的“秦淮八絕”不是以學識淵博聞名,就是以俠義聞名。

宋元明清這段時間裡,大家都不重視女性的形體美了,固然不會記載那個那個誰的容貌真是驚為天人,其實就算有這樣的女性也很難見到啊!都不出來……

解決一個遺留的小問題,每每亡國總是讓女人背鍋,以禍國殃民否定女性形體美的價值,但宋朝之後大家都不以女性容貌為美的價值標準了,該亡國的照樣也是亡國,於女性魅力有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