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创造101》终于结束了,它的网络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我最初的预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让我产生了许多感想。

1.关于偶像与男团、女团与粉丝

以前的娱乐明星,是可以视为偶像的,比如“四大天王”、张国荣、梅艳芳,他们是天上闪耀的星,只存在于台上、聚光灯下、电影里、电视中。而现在,找到自己喜欢的明星非常容易,去机场、车站,粉丝们穿明星同款的衣服,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身边跑过,送上自己的礼物。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四大天王,是用来崇拜的

早先,对“偶像”是崇拜,而现在对男团、女团的成员们,粉丝的态度从之前的认“老公”“老婆”的“嫁娶”变成了现在的“养成”……这关系像郭德纲嘴里的“观众是我的衣食父母”。

也许从TFBOYS的粉丝开始,粉丝们有了一种为父为母的自觉……吴宣仪的粉丝围着她说的是少吃辣条、多睡觉。杨超越回应粉丝的话是“我会努力的”,不要让你们失望。而在最后一场公演里,其他进行成团致辞的女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是这么说的。她们哭着回应父母的期待,哭着回应粉丝的养育。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女团,是粉丝的集体养成

有人说,如果杨超越的粉丝考虑杨超越的立场,就不该把她投到名次那么靠前的位置让她承受巨大压力。但粉丝的心情就像盼着娃儿成才的父母,她们要用一切手段确保她的未来。

我的一个朋友说不能理解为什么《创造101》的观众要花钱去给她们点赞,这些钱又不像民国时期喜欢名角,直接扔珠宝到台上,角儿还能拿到,这些钱不都给了制作方吗?

因为赛制制造了一种生死危机的幻觉,它在反复强调的是,进一步“C位出道”,海阔天空,退一步泯然众人,打回原形。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根廷正好在世界杯上输给了克罗地亚,出线变得非常微妙,我问身为球迷的这位朋友,如果有个投票机制能让梅西打进决赛,这钱他拿不到,你花钱还是不花。“花!!!!存款全给他!!”

如果千百万人都想的是“让她‘活’下去”……谁还顾得上“冷静,不要让她名次太高,不要让她因为名次太高而有压力”……

2.关于技艺与喜欢

因为李宇春在决胜场的出现,人们又想起了《超级女声》,把它拿出来与《创造101》比。以前一集《超级女声》,大多数选手需要唱一两首完整的歌,有时候还需要清唱为自己争取现场投票,而101女孩们在前面几次公演前,几乎只需要练习一首歌的副歌和自己分到的那一两句,跳舞仅限于主题曲、自己团队的公演曲、广告中出现的段落,大部分歌舞的要求都不能算高,舞蹈部分相比于前几个月的《这!就是街舞》而言简直是……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曾经的超女,今天的巨星,多少人的梦

《超级女声》的初衷除了制造一个娱乐事件之外,他们的基本逻辑还是寻找天赋异禀的强者,思路还是在造星,树立偶像。以节目的结果而言,借由投票的机制让所有人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影响一场评选的结果,也让最后的赢家从最出色的歌唱家转变为最受人喜欢的那个人。那时就有无数文章分析了人们对李宇春、尚雯婕的自我投射。

但到了《创造101》,我很疑惑人们点赞的冲动真的是来自于自我投射吗?他们真的是因为自比“富婆”吴宣仪、“村花”杨超越、“中国碧昂斯”王菊而去点赞的吗?我不相信黄子韬、耳帝对杨超越的好感与同情是出于自我投射。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出于本能的喜欢与不喜欢?

讨人喜欢与可爱……比好嗓子和灵活协调的身体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基础。

我一再想起波德莱尔的一个小故事,女神们下凡为新生儿赐福,急着离开才发现剩下一个小贩的孩子,匆忙中赐予他“讨人喜欢的能力”。小贩追着飞升的女神们,别走啊,这算什么。女神们感叹道,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啊。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人们明明承认天赋高低,却总是不拿讨人喜欢当做实力之一,这一点我无法同意,这是巨大的实力。

说“讨人喜欢的能力”可能让很多人——比如王思聪和咪蒙——觉得这特别不像一种实力,那么我换几种说法试试看,“吸引力”“感染力”“舞台感染力”“影响力”“共情激发能力”“认同感激发能力”,这些是不是听着顺耳多了?

为什么表演专业、娱乐行业都基于面试,而不像许多专业需要的是考试分数、长期分数、论文、推荐信,为什么会有“星探”这种走在街上就能判断出陌生人适不适合当艺人的职业?

因为“讨人喜欢”几乎是短时间可以靠视觉、直觉就感知到的,却不能完全通过硬指标评价,讨人喜欢的能力几乎也和长相没有关系,和为人态度、道德水准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据说,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了人在千分之多少秒就能从外表的第一印象决定对对方的喜好,这个原理在许多国家的选举中得到了验证,那些看上去令人信任、惹人喜欢的政客容易获得席位。

日本动漫《齐木楠雄的灾难》里,女主角照桥心美浑身散发天然光晕,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谁都不得不被她吸引。具有特异功能、能听到人心声的男主角明知她是“心机婊”,即使能克制住不像其他男生那样看见她就发出“哦呜”的赞叹声,也没办法对她的需求熟视无睹。这就是“讨人喜欢”的魔力……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照桥心美

眼前,渡边直美、碧昂斯、麻辣鸡都是娱乐圈的好例子,她们带来了不同的感染力多样性,打破单一审美的格局,条件合适的话,王菊也会这样。千万不要否认她们的成功和令人着迷的吸引力之间的关联。令人窒息的美是非常多元的。

娱乐业实际上寻找的是在讨人喜欢方面有特异功能的人,他们找到这些人再后续进一步激发她们的特长天赋、补足短板,才有什么舞艺、唱功、演技……

直到最后,每当网上批评杨超越的唱功,下面的留言里总有另外一半在“无奈地”夸奖她的外貌。如果这吸引力不算一种特长,那还有什么算呢?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可惜的是,即使在“讨人喜欢的能力”能发挥最大价值的娱乐圈,中国人也用得特别不好,不是因为我们这些观众们感受不到对方具有的这种能力、不受其影响,相反,可能大家是最容易受影响的群体。但问题是,我们特别容易陷入对自己自然而然萌发的好感的质疑,因为历史上每一个被众多人喜欢的人都被黑过了、有真的黑历史等等,也可能因为让大家自行决定喜欢谁的历史还不够久远绵长。人们倾向于在“人无完人”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好感加上看似更有“理性”的条件——我pick她是因为她努力,很难说出是因为她可爱,即使是因为可爱,那可爱也要有许多条件。

没有理性依据,让观众们喜欢都喜欢得非常缺乏安全感,这简直是人类本能被焦虑吞噬的例证。粉丝们发明创造了各种理由,找各种视频、截图,证明自己喜欢的女孩更有趣、更努力、更认真、更天真、更纯真,而另外一种平复不安全感的方式就是去攻击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女孩,挖掘她们不该被人喜欢的理由——胖、黑、丑、节奏感差、笨……这一招,说什么再客观的评价,也不能掩盖一种可能: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在潜意识里安抚自己:“别人也不怎么样,我选中的这个还不错”。

消费娱乐明星不是询问收入、车子、房子的相亲,其实我们都知道婚姻都不该建立在物质条件上,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我们给对于娱乐明星的关注和喜爱加这么多条件有什么意义呢?

她们每个人都有美的地方,有足以被人喜欢的理由,而无论她们再怎么辛苦、努力,都有比她们苦而努力却更不惹人喜欢或没有人注意的人……如果这是一场苦和努力的比试——并不是没有这样的表彰大会,我们都见过那种场面、那些人——在这场不是靠谁睡得少就能赢的比试里,获胜的人绝对轮不到娱乐明星,别再把女孩的眼泪当作她们辛苦、努力的证明,还是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吧……

只有发自内心,真正放松地投入地喜欢,才能达到这种节目让人着迷的目的,如果考虑的都是心理学、社会学的意义,掂量的是每一个少女的历史成绩、人生各个评分项的高低,那么这个节目恐怕是必败的。

在喜欢与不喜欢,赞与弹之争中,有恶意暗流攒动,它们在号召、挑唆一种声浪去灭掉自己不喜欢的人。那个可笑的举报事件,有人认为是人心不古,在我看来,举报截图是一种玩笑,即使不是,在中国千百年的举报史中,它也证明不了现代人比古代人更糟多少。

可怕的是,除了举报的人,还有更多人给某些女孩们和她们的粉丝冠以理由表达反感、想要 “除之后快”。没有人罪大恶极到这个地步。而一个寻找可爱的女孩的节目,怎么变成党同伐异的理由了?对自己的喜欢没信心,对别人的喜欢不理解也更无包容。这更该引起注意。

3.关于眼泪、看不到、不安与焦虑

即使在最初,没有那么多攻击、猜疑的时候,《创造101》里,女孩子自我质疑的想法也实在太多了。

我无法判断她们在心里是否有更多埋怨别人的话。但只单纯在节目剪辑之后留下的内容,有太多次的“我长得不好看”“我太胖了”“我拖累了大家”“我怎么也跳不好”“我怕我不行……”。

哭,哭,哭,一直哭。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对我这种不喜欢看人哭的人来说,这个节目无疑是旷日持久的精神恐怖片。我很清楚,每集一定有不止一个女孩哭,我没有一次跟着她们哭,为她们哭,也不懂为什么要看下去,好像只是为了知道命运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女孩们的结果会怎样。

不知道这其中的痛苦和焦虑,有多少来自节目组施加的压力,有多少与内分泌、女性的天性有关,也不能判断这些想法是否来自家庭和教育。与此同时,零星剪辑里与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对话,又有那么多次“你没瘦啊”“你是最胖的”……我不觉得家长不爱她们,也不认为家长一定要说鼓励的话才有益,似乎她们开心地与家长对话的时候也不在乎这些。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影响。

回想在《这!就是街舞》里,很少有男生表达自己不行、预期自己会拖累别人,有人也在犯错之后自省,但赛前很少说,这么说的也往往是女选手。

如果存在男女之别,那么女性预期失败的焦虑来源于什么?

焦虑感在这个不进则退的赛制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我的努力没有被看到”,这么一说,一组女孩都满含热泪。直到节目最后,剩下的22人……甚至11人里,仍然有几个很难被人叫出名字。……没有被注意到,她们的价值就被贬低了?可那些受人瞩目的女孩,她们的粉丝早已改用昵称来谈论她们的,比如,“山支大哥”“豆子”“朵儿”。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创造101选手高颖浠(朵儿)

有时候难以理解,她们一再提到追寻梦想,她们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睡不好觉、不能好好吃饭、练舞练到崩溃、唱歌唱到跑调,就这样度过整个(短暂的)青春?最后一场,戚砚笛说自己越来越享受这个舞台,但她并不在成团的11个人里。

“被爱、被赞美、被需要,以及对他人做出贡献。”据说这是人生当中最幸福的四件事。这些女孩,在成团这件事里,本应该体会到这些吧,她们体会到这些了吗?“pick me pick me up 你越喜欢,我越可爱”……如果不喜欢,或者不够喜欢,会怎样呢?

最后的最后,“女团创始人们”没有重新定义中国女团,小眼睛的Yamy和短头发的Sunnee也都是归顺成粉套装女孩,看看韩国女团的样子,可以想象出她们未来经过更漫长的调整培训会变得多么熟练精巧而又多么市场化。可惜,这场感叹还没发完,她们的存在和她们带来的热闹就迅速淹没消失在对世界杯的激动之中。

有人在微博里提到日本女团AKB48的歌《卖眼泪的少女》(《涙売りの少女》),已经从当初辉煌走下神坛的女团,她们早已知晓所有101少女们会经历的剧情,秋元康的歌词写得比原本的主题曲更符合《创造101》的剧本……

创造101,掉眼泪的少女

“……

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为了掩饰那份不安的胆怯

用鲜艳的妆容

带上面具

……

如果 还有什么梦想的话

用尽全力也要实现

……

如果还有什么梦想的话

连孤独都不再害怕

因为看不见走向何方

请买下

这份可悲的爱吧

……

玩具兵队 并列成排

被打倒的兵队 再次站立起来

全开 全满 界限 别在意

旁观者们 尖叫

想要尖叫 想要呼喊

对好孩子的自己

说再见

啦嗒嗒 走着

啦嗒嗒 走着

Never give up

可以的话

宛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街角站立着直至死去

对着从那里经过的谁 现在

发出求救的声音

宛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对我来说已经一无所有

连卖的东西都没有

从脸颊滑下的眼泪

请买下我吧

Never give up

可以的话

可以的话

可以的话

可以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