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的藝術精品有哪些?

視界空間\n


吳冠中,總是和他筆下的江南一同出現。白牆黑瓦、灰坊碧樹,正如春風沉醉的夜晚。在六月,想念他筆下的江南。晚年的吳冠中羸瘦、形銷骨立,像一個孤僻怪異的老頭。他的臉上,總帶著一種憂傷的情緒,兩頰凹陷,雙眸如炬。

吳冠中的家鄉,在江蘇宜興,是魚米之鄉里河道縱橫、水田桑園、竹林葦塘包圍著的古老的村落。少年時代的他跟隨著父親,整日在晨霧暮靄中放牛、插秧,在高高的蘆葦蕩裡捕蜻蜓、捉黃雀。那是他夢幻江南的開端。

他回憶說,從他家出門,有一條小道和一條小河,小道和小河幾乎並行著通向遠方。他循著小道和小河,走出了家鄉,走出了中國,去到巴黎塞納河畔汲取養分,後毅然回到故土。他一生兜兜轉轉,畫的最多的,依然是江南水鄉。

屋舍、石橋、碼頭、青山、老樹、閒雲,在他的眼中,它們時而寧靜沉默,時而滿眼盪漾。今天,我們潛入他的畫中,聽他筆下江南的心跳。


江 南

吳冠中始終著墨於兒時江南。

“我最愛江南的春陰,我畫面中基本排斥陽光與投影,若表現晴日的光亮,也像是朵雲遮日那瞬間。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

嘈 嘈 皆 鄉 音

江 村

江 南 水 鄉


蘇 州 園 林

蘇州園林,一直是吳冠中難以割捨的情懷。

“我作過一幅《獅子林》……畫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積表現的是石頭,亦即點、線、面之抽象構成,是抽象畫。我在石群之下邊引入水與游魚,石群高處嵌入廊與亭,一目瞭然,便是園林了。”

蘇 州 庭 院

亭 園

拙 政 園


“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高山峽谷間,憑鐵索橋、竹索橋交通。”

白首憶童年

古 鎮

“天南地北,我見過的樹,愛過的樹確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識。”

鄉 村

早 春

白 樺 樹

“我畫過無數的舟船,從紹興的烏篷船到太湖的帆影,從舟山群島林立的桅檣到長江山城的遊輪,從秦皇島的打漁船到印尼的突著大眼睛的彩艇……

水上那飄浮的船體被盪漾的水波搖晃著,形象瞬息多變,兼備具象與抽象之美感。”

漁 船

太 湖 帆 影

想在他畫中的江南里老去。

內容來自東家蟲蟲君。圖片來自網絡。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關於吳冠中先生的藝術精品有哪些,這個問題
作為極愛吳老作品的粉絲 ,默默我來拋磚引玉下
(默默輕娛樂:以不一樣的新鮮角度解讀各類藝術繪畫,藝術輕鬆很好玩)

吳老的精彩作品非常多,能列舉分析的角度也很多
今天我就先從油畫和水墨畫兩個方面
看精彩畫作,舉簡單例子

吳冠中先生,我國現代著名的畫家、藝術家
亦是我國現代藝術史上最具爭議的大師

融貫中西的繪畫大


吳老一生致力於
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代化

竭力將國畫的神韻、靈動的筆觸與油畫融為一體
突破傳統筆墨、吸收西方繪畫精髓、造型及色彩理念

他的油畫,極具東方情調
輕盈雅緻、韻味悠長
水墨畫,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畫
有著蘇東坡的豪邁氣,縱觀萬里江山
亦有李清照的細膩心,淡雅秀麗小江南
兩種矛盾衝突的風格奇異融合
極具強烈鮮明的個人風格

下面我們就從油畫和水墨畫兩個方面
欣賞吳老的雄偉豪邁風光,婉約秀麗江南吧

東方情調新油畫


耳目一新水墨畫

豪放渾厚似東坡
寧靜恬淡是清照

水墨彩點色紛飛
油畫東方真情調

大江南北、油彩墨彩
完美地交融化合
吳冠中的畫,百讀不厭!

朋友們,你心中認為的吳冠中先生的精彩作品是哪些呢?


默默輕娛樂


吳冠中,別名荼,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



1942年,畢業於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曾任教於國立重慶大學建築系。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吳冠中在國立藝專期間,酷愛梵高、高更,在畫面中喜用大紅大紫強烈的色彩,給自己取名“吳荼茶”的筆名,後改為“荼”,專做畫面簽名



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1964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吳冠中回顧展”。


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勳位”。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吳冠中在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上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他認為:


 傳統的東西有好也有壞,西方的東西也有好有壞。如果傳統把人的思路給束縛了,肯定是不好的,要突破它,更不能千人一面古人樣,那都是在製造垃圾,真是一種浪費。


  
創新,不僅要給傳統的東西創新,同時,自己給自己也要創新。每個早上起來作畫,都應該有創新。


  藝術創作,要表達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心靈的東西。世界那麼大,最重要的是每個畫家應自由地畫出自己的感覺,找到自己繪畫語言。




  我唯一的樂趣是創新,心裡是孤獨的,但不這樣做,我覺得是浪費了。


  藝術創新,確實思想遠比筆墨技巧更重要,思想、理念來得不容易,但筆墨技巧學學是很快的。



  只要理念內容與形式的需要,就可以不擇一切手段,包括材料、筆墨等等都可以改變。


  中國水墨畫的發展,走向國際化為什麼路途這麼艱難。我看有工具技法問題,更有傳統與意識問題,中國人對這個問題要重視,中國畫的發展要隨著時代發展。否則,老祖宗的好東西越來越難真傳下去了,國畫就慢慢萎縮掉了,就沒有競爭力了。




  作品好不好,要等20年、30年,人死了,一點關係沒有了,後面的人只看作品就公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