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白粉病怎麼治?

平凡人139762191


白粉病介紹:(略)

對於白粉病的介紹,我不做過多贅述,當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之精要,同樣的,病害防治也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瞭解自己使用的藥劑,瞭解白粉病的病原機理都非常重要,以上的朋友們對白粉病的分析非常到位。我這兒主要給大家介紹怎麼防治,也就是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囉囉嗦嗦也說了不少,哈哈。

我們講一下,現在可以選擇的藥劑:

白粉病的防治藥劑有嘧菌酯、肟菌酯、乙嘧酚,注意交替使用。唑字類也可以使用,像丙環唑、氟硅唑、腈菌唑、戊唑醇等等,但是要注意用量,易出藥害。

此外,要是還是效果不明顯,在此奉上小秘方:

1、3捏(拇指和食指一捏)洗衣粉兌水15kg可以有效地防治白粉病;

2、30ml洗液精兌水15kg防治白粉病;

3、6斤灰,8斤水濾液葉面噴,可以防治白粉病,葉黴病,灰黴病,還有蚜蟲。(當然此方法需求草木灰數量多,而草木灰少見,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哦。)

小秘方使用後,按照正常的用藥間隔,再噴施一次白粉病防治藥劑,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農業技術老師王秀雲


黃瓜白粉病

黃瓜白粉病是黃瓜栽培過程中國的主要病害之一 。其主要影響葉片和莖,對果實的危害較小。該病發生初期,黃瓜的葉片葉面上長出小圓形白粉狀黴斑,隨後逐漸擴大,整個葉片佈滿將會白粉,最後葉片呈黃褐色乾枯。黃瓜白粉病與其他病的區別在於其發病初期黴層下部表皮仍保持綠色。

發病原因

溼度大,光照通風不足,氮肥施用過多,栽培密度過高等都會使白粉病發病嚴重。

防治措施

  • 選擇抗病品種進行栽培。該方法最經濟有效。

  • 加強田間管理。栽培時,注意保持土壤通風良好,給予充足的光照,降低土壤的溼度。要適當配合使用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但不可使用氮肥過量。

  • 發現出現病株時,要及時噴灑藥劑,隔離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風雨再次傳播感染。

推薦藥劑:多抗黴素。 用2%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土壤消毒。發病初期,使用多抗黴素稀釋1000-1500倍進行葉面噴霧。病情嚴重時加大劑量和使用頻率,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一週。(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或酸性農藥混用。且需密封保存,以防潮結失效。)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謝謝邀請回答。黃瓜白粉病發生具有一定的抗藥性,且一年四季都均可發病,是造成黃瓜減產的常見病害之一。

俗話說:對症下藥。要防治黃瓜白粉病害,首先要了解發病原因:

一是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二是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叢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三是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四是氣候溫暖、空氣乾燥、乾旱與潮溼不斷交替、光照不足易發病;連陰雨後長期乾燥易發病。


一、由於不同品種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不同的差異,選擇發病輕或是抗病性的品種黃瓜是防治本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大多數雜交種對白粉病的抗性均較強,如露地主栽品種有津春4號、津春5號、中農4號、中農8號、夏青4號、津研4號等新品種。大棚栽培新品種有津春1號、津春2號、津優1號、津優3號、中農5號、中農7號、龍雜黃5號等。溫室栽培可選用津春3號、津優3號、中農13號、農大春光1號、津優2號、魯黃瓜10號等新品種。

二、種植前環境設施消毒

在棚室內栽培時,種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間用硫黃粉250克、鋸末500克,或45%百菌清煙劑250克,分放幾處點燃,密封燻蒸1夜,以殺滅整個棚室內的病菌。

三、藥劑有效防治

發病前噴27%高脂膜100倍液保護葉片。發病期間,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粉鏽寧、百里通)可溼性粉劑 2 000倍波,或 30%特富靈可溼性粉劑1500~2 000倍液,或 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 50%硫黃膠懸劑 300倍液,或2%武夷黴素水劑200倍液,或20%抗黴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他噴藥1此,連續防治2~3次

,也可用5%百菌清粉塵,或昇華硫磺粉噴粉。特別應提及的是用0.l%~0.2%的小蘇打溶液噴霧防效良好,小蘇打為弱鹼性物質,可抑制多種真菌的生長蔓延。噴灑後可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尚有促進光合作用之效,而且價廉,安全,無汙染。

另外,在田間管理上也要適當加強

一、選用耐病品種。選擇通風良好,土質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要適當配合使用磷鉀肥,防止脫肥早衰,增強植株抗病性。陰天不澆水,晴天多放風,降低溫室或大棚的相對溼度,防止溫度過高,以免出現悶熱。在黃瓜白粉病發病前期或未發病時,主要是用保護劑防止病害侵染髮病.

二、在田間葉片出現白粉病為害症狀,應注意用速效治療劑,並注意加入適量保護劑合理混用,防止病害進一步加重為害與蔓延。

三、加強管理:經驗表明,白粉病發生時,可在黃瓜行間澆小水,提高空氣溼度,同時結合噴藥,能一舉控制病害。輔助措施還有,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拉秧後清除病殘組織等。


農技小揹簍


黃瓜的白粉病是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病害,也是種植戶們很頭疼的病害,在種植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種病害的防治。

在黃瓜的苗期就會發生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在葉片上發生危害,也會出現在葉柄和莖稈上,黃瓜的果實基本不會發生白粉病。

在白粉病發病的初期,葉片的正反面會出現白粉狀的原版,慢慢的擴大變成不規則的白粉狀的黴斑。

病斑慢慢會發展成片,整片葉子上都佈滿白色的黴斑,受到危害的葉片會慢慢的變黃,發生白粉病的後期會出現很多黑褐色的小斑點,在發病嚴重的時候,病葉會慢慢的枯死。

黃瓜白粉病一般在16--25度的時候容易發生,發病原因大部分是因為通風不良,或者氮肥過多,或者溼度過大引起的病害。

由於白粉病的頻繁發生,大量的農藥使用,使白粉病產生很大的抗藥性,防治黃瓜白粉病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很多農戶對這種病害也是恨的咬牙。

防治白粉病,首先要做到合理的密植,避免種植密度過大導致通風不良,另外要及時的摘除生病的葉子和老化的葉子,保證良好的通風透光效果。在施肥上要注意增施磷鉀肥,提高黃瓜植株的抗病能力。

如果白粉病發生,可以使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哈茨木聚糖,噴霧防治,針對發病部位要重點噴霧,如果小面積發生,可以用白酒稀釋,用稀釋液對準發病部位,直到把白粉沖掉就可以了。

建議在種植黃瓜之前,最好使用生物菌灌根或者衝施,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黃瓜白粉病的發生。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黃瓜白粉病是黃瓜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從苗期到生長後期一直可以發生,黃瓜白粉病發生後,輕者會影響黃瓜光合作用進而影響產量,嚴重的可直接導致黃瓜拉秧,因此生產上一定要及時防治。

在目前病害防治中,大家往往都是見病了才打藥,針對黃瓜白粉病目前發生後只能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如果白粉病發生較輕,可以使用嘧菌酯/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均勻葉噴即可,如果白粉病發生較為嚴重則需要第1次使用優質硫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均勻淋洗式噴霧,4-5天后使用嘧菌酯/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均勻葉噴,控制住病害後,轉為7-10天葉噴一次即可。

由於白粉病孢子具有吸水漲破的特性,因此打藥時候,藥液量一定要足,另外白粉病發生後尤其是嚴重發生,除用藥外還有通過營養調整逐漸讓新葉替代老葉以保證黃瓜正常生產,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

二、白粉病簡介及系統性防治方案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黃瓜白粉病應該以系統性防治為主。黃瓜白粉病屬於真菌性病害,由子囊菌中瓜類單囊殼菌和葫蘆科白粉菌引起,其無性世代均為半知菌亞門粉孢菌。

黃瓜白粉病一般在溫暖乾燥、黃瓜長勢較弱的條件下容易發生,發生初期黃瓜葉片正面有白色粉斑狀黴層(多為白粉病無性世代),擦除後呈現褪綠斑(葉片營養被病菌吸收後症狀),在這個時期及以前白粉病相對好防治;

白粉病發生後期粉狀黴層逐漸佈滿葉片,菌絲體由白色變為灰色,黴層下密佈小黑點,這些小黑點點是白粉病的閉囊殼,由於閉囊殼抗逆能力極強,因此大多數藥劑對其往往防效不佳。

圖1:發生初期葉片有零星白色粉斑,此時用藥相對好防治

圖2:白粉病病菌黴層40倍放大,可見上面密佈白粉病分生孢子及孢子梗。

圖3:發生後期,黴層佈滿葉片-此時使用藥劑基本上均無較好防效。

圖4:白粉病病菌產生小黑點,對藥劑抵抗能力極強,而且可以成為下一代侵染源。

對於黃瓜白粉病應該從苗期開始預防,具體如下

A,在種植前,全棚、全地塊使用硫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均勻葉片清理病菌,在苗床、移栽前使用百菌清懸浮劑/雙炔·百菌清懸浮劑處理保證無病苗移栽。這樣整個生長季白粉病菌源少,發病清。

B,在生長季交替使用百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藥劑,基本上可以預防白粉病發生,一旦白粉病發生了可參考文章開頭方案進行防治。


小晴植保


黃瓜白粉病是設施黃瓜的主要病害,嚴重的話能使黃瓜減產在一半左右。白粉病不好治,一定要注意觀察,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

發病初期主要是葉面產生近圓形白色小粉斑,只要發現了要趕緊噴藥,我們是這樣防止的:首先選用抗病品種,天津黃瓜研究所的黃瓜品種大部分都抗白粉病。

其次噴藥,在發病初期可以噴施農抗120或者多氧清水劑,7天1次,防治效果能在90%以上,這些都是生物製劑,沒有殘留,購買也比較貴。

噴施農藥,治白粉病主要噴施嘧菌酯,或者醚菌酯水分散粒劑也可以,5天噴一次。

白粉病比較嚴重的話,可以採用煙霧法也就是燻棚,密閉棚室,燻硫磺粉煙劑或者百菌清煙劑,一定要按照包裝上的用量用法來,免得蔬菜中藥害。

設施種菜想要蔬菜少得病,一定要做好棚室消毒、土壤消毒、使用發酵好的糞肥,不要大水漫灌控制棚內溼度等等,預防比防治要重要的多。


種菜姑娘




黃瓜白粉病的防治要點:

①因地制宜選用耐病品種:如津雜系列,津研2號、4號、6號,津優10號、30號,寶揚5號、中農8號,魯黃1號等品種。

②加強管理:合理密植,開溝排水,及時摘除病葉、老葉,加強通風透光,以增強植株長勢,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

③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選用50%凱澤幹懸浮劑1200倍液,或50%翠貝幹懸浮劑5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1200倍液,或99%綠穎乳油300倍液,或5%高滲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在發病中心及周圍重點噴施;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施藥時上述藥劑與傑效利3000倍液配合使用,則防治效果更佳。保護地還可選用45%百菌清煙劑或20%一燻靈煙劑在傍晚閉棚後薰蒸防治。

還有用含有乙醚粉的煙劑進行燻棚,次日放風,效果很好。


農民馬大哈


黃瓜白粉病如何防治?

  白粉病又稱“白毛”病,陰天易發病。發病適宜溫度為25-30℃。發病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為75%,乾旱時亦可發病。分生孢子萌發時在空氣不流通,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植株徒長,枝葉過密,光照不足時易發生病害。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莖蔓,不危害果實。發病初,葉片正面、反面均產生白色小斑點,後擴大、連片,上面佈滿~層白色的黴。白黴邊緣不整齊,後變成灰白色。有時病斑上產生小黑點。葉片漸變黃、發脆、乾枯。一般從底部葉開始,逐漸向上發展。
  目前白粉病病菌己對多菌靈、託布津等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用藥時應注意,在黃瓜上使用粉鏽寧防治白粉病,稍不注意就會產生嚴重藥害,一般不用。
  防治方法:
  1.百菌清煙劑燻治。
  2.預防發病可用高脂膜30-50倍液{發病初可用100單位的農抗120,20%抗黴菌2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40%杜邦福星5000倍液}粉必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7%加瑞農600-800倍液,上述藥輪換使用,每7-10天1次,連噴3-4次。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界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佈供求信息。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瀏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中國農林科技網


白粉病是黃瓜露地栽培常見的病害之一,白粉病的主要危害是初期表現出一些不規則的黃綠色小斑點,隨著白粉病越來越嚴重,白粉病斑也會不斷地擴大,表面會出現很多的白分斑,知道變成黑色的斑點。白粉病一般出現在黃瓜苗的莖和花等地方。


白粉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種植密度過大,空氣潮溼,土壤排水能力不好等原因造成,導致黃瓜苗間處於相對封閉的空間,為白粉病等病害滋生提供了條件。

白粉病防治技術:白粉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在種植前整理土地,清除前茬的殘留並進行深耕作業。如果出現白粉病,應當在白粉病初期使用0.1%-0.2%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噴灑,也可以用40%的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進行噴灑。最好每隔一個禮拜,交替使用用藥進行噴灑,效果會更好。



農事天地專注三農,每天更新三農文章和天氣預報。關注農事天地,關注天氣變化哦。


農事天地


黃瓜白粉病是黃瓜的一種長見病害,主在高溫高溼天氣時容易發生,特別是易感不抗病黃瓜品種更要多加防護。要想很好地防治黃瓜白粉病,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要辨別白粉病和霜黴病的區別,才能對症下藥。其實兩者也是很好區別,白粉病的病菌主要發生在黃瓜葉片正面,用手指輕輕彈動受病害葉片,會有白粉掉下來,所以稱之為白粉病。而霜黴病卻恰好相反,主要在葉片背面為害,手指輕彈不會有白粉掉下。

其次,當我們確定這是白粉病時,接下來我們就要對症下藥了。其實治療黃瓜白粉病的藥劑也很多,比如三唑類農藥:苯醚甲環唑(世高)、三環唑、粉鏽寧,還有乙醚芬等都是很好的治療藥劑。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防病勝於治病",平時大棚要注意通風降溫,降低棚內溼度,才能防病於未來,降低病害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