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缺行情” 暂告一段落(6月7日收评)

“补缺行情” 暂告一段落(6月7日收评)

周四市场呈现高开低走的格局,两市分化,权重上证50指数反弹,中小盘调整。盘面上,保险、钢铁、有色、券商、多元金融、煤炭、银行等涨幅居前,民航机场、电信运营、石油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特斯拉、租售同权、独角兽、人工智能、锂电池等涨幅居前。当前来看,大盘处于超跌反弹的循环中,量能仍是制约股指上行的重要因素,今日市场量能开始放大(沪市全天成交1671亿元),说明A股整体弱势仍没有改变。一是目前的量能水平难以支撑指数走出箱体震荡格局。二是市场情绪也非常谨慎,资金扎堆防御板块,而题材股却鲜有被爆炒的踪影,这是典型的弱势行情的盘面特征。从技术面来看,市场仍以存量博弈为主,上证综指之前受制于60日均线压力,目前已经接近5月初低点,继续震荡下探空间有限,预计将在3100点附近震荡整固。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次新股中的超跌品种,有估值优势的白马蓝筹,以及独角兽概念。同时,可逢低关注新兴产业中的小市值高成长股,尤其是短线超跌的品种。

周四财经要闻:一、工信部: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二、6月14日至15日,第十届陆家嘴论坛即将在沪举办。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有底气实现利用外资的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四、国家能源局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代表座谈:将切实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五、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统一部署,上海保监局积极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落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单于今日上午落地上海。

周四受到外围股市上扬的影响,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低走,虽然金融、钢铁板块发力护盘,但是大消费等前期热点板块悉数回落,加上周五富士康上市,市场心理影响较大。截至全天收盘,上证指数报3109.50点,下跌0.18%;深证成指报10313.84点,下跌0.49%;创业板指报1730.38点,下跌0.74%。盘面上,钢铁板块逆势领涨,安阳钢铁涨停,三钢闽光、新钢股份涨逾5%。海南板块午后拉升,罗牛山涨停。保险板块表现强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涨逾1%。券商板块企稳反弹,兴业证券收涨4.31%。跌幅方面,医药板块回落,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等跌逾4%。物流板块下挫,嘉诚国际下跌9.14%。水泥、芯片、家电、啤酒板块均跌幅靠前。技术分析:全天上证指数全天收一根小阴K线,股指仍然小幅波动,个股弹性普遍缺乏弹性,市场进入蓄势静默期,短期来看近期市场存量博弈为主。3000点到3100点区间仍是较为可靠的阶段性底部区域。在此背景下,虽然短期内A股市场整体运行趋势难以马上反转,但主要权重股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预计也将相对有限。不过,从形态上来看,大盘依然还是处于下跌的周期当中,想要摆脱这种下跌形态,还需要相当的时间。综合分析:在经济基本面和市场资金面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金融、地产、资源股等一度全线表现,这在近期市场走势中是不多见的,也往往是阶段性底部的特点,只是持续性稍弱,但至少出现的这种迹象,是值得留意和重点关注的。短期决定市场走势的主要是情绪面,随着风险事件对市场的冲击集中释放,后续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改善,可操作性有望加强。从大趋势来看,由于上证指数3000点已是比较安全的位置,尤其对于大盘蓝筹股而言,在3000点这个位置估值再往下回撤10%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外资最近2个月尤其是5月份以来布局A股的动作明显加大。

热点展望:在宏观经济强韧背景的基础上,A股整体估值已相对较低,下行空间有限。逢低可以积极配置有业绩支撑的消费龙头,以及受A股纳入MSCI影响的金融板块龙头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