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爲所欲爲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文:劍聖喵大師

01

又到了賞櫻花的季節。朋友圈有好多在武漢的朋友都曬自己在武大“櫻花大道”上的照片,不得不感嘆:隨手一拍都像是在作畫。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但是就在前兩天,看到一段視頻,引起了武大學生以及網友的一陣怒罵:

3月24日,一男子跨過護欄在櫻花樹下瘋狂搖動枝幹,櫻花紛紛掉落,下起了“櫻花雨”,男子邊搖邊笑,旁邊同行者紛紛起鬨叫好。這種低素質的“賞櫻”行為立刻惹怒了武大學生。

有學生上前制止,卻反被搖花者說成“沒素質”。搖花的男子還要去搖另外一棵,被學生制止後,他甚至要動手打人。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網友把這張照片稱為“母豬上樹”!這樣的行為藝術真的不美。

隨後,武大學子在網上紛紛發出了憤怒的聲音,武大官博也在微博上發文,對此行為進行控訴,呼籲大家愛護花草。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武大櫻花慘遭毒手已經不止是一次兩次的事件了,這種不文明的“賞櫻”行為基本年年都會發生。類似“母豬上樹”,“人工花瓣雨”等低素質行為,早已讓武大學生憤怒不堪。

有一位武大學生說:我當志願者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大媽,為了拍照好看,把樹枝拉扯下來放在臉旁邊拍,拍完後直接放開,樹幹就“嗖”的一下彈了回去。我們這些志願者看了以後心裡十分不是滋味。

還有一些領著孩子的家長,給孩子拍照的時候也會教孩子把樹枝拉扯下來或者直接折斷拿到手裡“凹造型”。

還有一些三四十歲的“母親”帶著她們的孩子站在校訓的石碑上面拍照。

孩子還小,對於愛護花草這件事他們可能還不懂,但是大人以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有可能長大後根本沒有“愛護花草、保護公物”的認知。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每年的櫻花季對於武大的學生來說,就像是“櫻花劫”,學生的生活會受到許多影響。

櫻花大道上人山人海,學生只能勉強擠過“櫻花大道”,經常上課遲到;遊客騎自行車在“櫻花大道”上逆行,導致校園交通混亂;遊客借刷學生的校園卡,為了在學生食堂吃飯,飯後不主動收碗筷,直接甩手走人;在食堂及教學樓等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導致學生上課受到干擾;公共場合亂扔垃圾,破壞校園環境等。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借用該學子的一句話:櫻花很美,希望遊客也很美。

廈門大學有個“芙蓉隧道”,隧道的牆壁上是廈門大學藝術院系的學生創作的塗鴉。

但是由於廈大政策開放,允許遊客也可在塗鴉牆上作畫,於是有許多遊客拿起筆就開始隨意亂畫,甚至有些“熊孩子”直接拿起筆寫下“xxx到此一日遊”覆蓋在原先有塗鴉的位置。

許多廈大的學生表示,塗鴉牆蓄意遭到破壞,他們很難過,希望塗鴉牆不要被遊客隨意“作畫”。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塗鴉”屬於行為藝術,在看到自己的藝術作品遭到莫名破壞時,廈大學生感到生氣也是理所應當,情理之中的。

你愛一個人,不要寫在歷史文物上,不要寫在別人的藝術作品上。

如果你對TA的這份愛建立在糟蹋別人心血,糟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上,那你的愛就是醜陋的,沒人喜歡這樣的愛。

每到過節時期,河南洛陽白馬寺景區就人滿為患,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大波的不文明行為,無論大人小孩,看見“馬”就騎,馬身都被磨得光亮,面對這麼一件文物,有些遊客們依舊屢勸不聽,堅持要騎。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還有成年遊客直接在佛寺前的建築裡拍照,直接讓新聞網爆了光。

金剛經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個人執著於外在的表象,妄想自己看到佛的樣子,聽到佛的聲音,甚至自己冒充起佛來,都是一種對佛的褻瀆,是人墮入邪道的象徵。

要想真正見到如來,還得心外求法,無論你騎在白馬上,還是坐在佛龕裡,你的靈魂都醜陋無比。

根據“破窗效應”,只要有人在公共場合吐痰,那其他人就會跟著亂丟垃圾,那就會有人在公共的封閉場合吸菸。

臺灣在這方面管的很嚴,就算是在那種半開放的賣水果的大棚裡抽菸,也會遭到禁止。

02

前段時間新聞上報道的“熊孩子推孕婦遭打”事件,眾網友紛紛站出來點贊教育熊孩子的姑娘,都稱大快人心。

事件的起因是中秋節串親戚的時候,一四年級小孩狠狠推了姑娘的嫂子一把,說看電視上的孕婦摔倒了會流產,想看她會不會。姑娘氣急敗壞,掄起擀麵杖拖把杆就大打出手,事後小孩兒的奶奶還不高興的說姑娘把孩子給打青了。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四年級的男孩按理說已經10歲左右,道理也都該明白了,他肯定深知推孕婦的後果是什麼,如果沒人扶,結果可想而知,他也說了就想看看孕婦會不會流產,小小年紀心腸就如此歹毒,跟大人是絕對脫不了干係的。

去年,在途經嘉興南站的高鐵上,發生了一起傷人事件。有幾個孩子在車廂裡吵鬧,目擊者都證實,整個車廂都是他們的聲音。

有位男士實在受不了,就提醒小孩的家長管一管。

結果孩子的父母火氣很大,一位年輕媽媽還動手打了這位男士一耳光,造成他左眼球出血。

據民警介紹,該父親對孩子吵鬧的態度是:“不要來說我們,我們會管好自己的事。”

當記者採訪該媽媽,她是這麼回答的:“關你們什麼事啊,關你什麼事啊!不想說好嗎,不想說。”

有的家長不解決孩子問題,反而喜歡解決提醒孩子問題的人。他們不教會孩子要學會尊重別人,反而自己也肆無忌憚地侵害起對方。

“孩子不懂事,長大就好了”這句話從來都是一個託辭,孩子的不懂事,原因完全在於家長的沒教養。

一些父母教育熊孩子的方法就值得敬佩。

2017年,2月26日早上8點半,浙江衢州市新華書店衢化門市部店員馮女士開門營業時,發現門縫裡塞進了一張紙條和40元錢,一位家長為孩子偷了書店的書而留言道歉。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一位家長髮現自己孩子,從28樓往下扔酒瓶時,把孩子的屁股打開了花,並在群裡向鄰居們道了歉。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美國著名女心理學家Baumrind (1971)運用形態類型學方法, 將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縱容型三類。

權威教養(authoritative parenting)的父母掌控子女, 同時也給予關注和溫暖接納。研究表明,權威教養的子女不具有攻擊性,能快速獲得別人信任,

專制教養(authoritarian parenting)的父母往往低溫暖支持、高嚴厲要求, 並常伴身體懲罰、言語責罵。這樣的孩子主要攻擊自己,當自我被摧毀時,也會攻擊別人。

而放任子女言行的縱容型教養,就顯得很特殊。

研究發現,母親縱容會導致孩子不斷對外界人或事物實施間接攻擊,似乎這樣的行為可以有效喚起父母的關注。

研究者發現,這樣的孩子自我約束意識,感知錯誤能力和規範信念都很差,將不容於團體和社會組織。

家教好的孩子以後才會有出息。媽媽棒的家庭更容易出貴子。

03

對於有些人破壞櫻花,破壞文物,希望嬰兒流產的行為,他們並不是無意識的。

正如熊孩子所說:“我聽說這樣會流產,所以我想試試。”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可愛侵犯”,當人們喜歡一個東西或者事物時,不僅僅會產生照顧它的衝動,還會有一種想破壞或者傷害它的慾望。

但我們不會把這種慾望付諸實踐。

這種聽起來很怪異的心理,其實是大腦的一種平衡手段。它防止你由於強烈喜歡一個東西會導致情緒失控,大腦無意識觸發了內隱情緒調節機制,這叫積極情感的二元表達。

比如,我們會喜極而泣。

太高興時,我們也會說“高興死了”!

失去一切時,我們也會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

再次強調,我們是不會把這種慾望付諸實踐的。只有自我控制完全失效的人,才會去嘗試這種行為。

沒有教養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不喜歡自我控制。

哪怕沒錢沒權,他們也要為所欲為,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傷害別人。

一男士追求公司的前臺女神,打聽到女神喜歡貓後,興沖沖地買了一隻美國短毛貓。

不知什麼原因,禮物沒有送出去,小貓卻已經疾病纏身,男子把它送回寵物店寄養。

又過了幾天,男子前來想把貓退掉,遭到寵物店拒絕後,男子用力地把貓摔在地上,連摔三次,小貓當場死亡。

原來,小貓一旦成為不了禮物,它只有死的下場。

武大櫻花遭劫:沒教養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男子對寵物店長振振有詞:“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法律,你奈何我不了!”

某律師在節目上威脅著發佈新聞的網友:“他只是處理了自己的財產,你們再罵他,就是侵犯別人的名譽權!”

也許在有些人心中,自己的名譽權確實比幾千年的文化重要,比美麗的櫻花大道重要,比孕婦肚子裡的孩子貴重,比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重要。

當法律和道德不能阻止一些人為所欲為時,他們就會釋放心中的惡魔。

廖一梅說過:剋制是尊嚴和教養的表現,必須藉助於人格的力量。

有的人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表達發洩他們的慾望,而軟弱的人則總是屈從於慾望,他們都不懂得剋制。

在這麼一個張揚個性的年代,更加沒有人視剋制為美德。

但我認為,人能主宰自己的身體,能與情緒為友,能與大腦搏鬥。把慾望關進教養的籠子裡,這便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智慧。

-------------------------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