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人民銀行爲P2P發聲,P2P鳳凰涅槃爲時不遠!

自六月以來,P2P似乎進入了暴雷的高潮!

據統計,2018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停業平臺17家。而7月暴雷現象似乎更加集中,7月的前9天,已經有32家平臺接連炸雷。

新華社、人民銀行為P2P發聲,P2P鳳凰涅槃為時不遠!

P2P何去何從?

投資者如驚弓之鳥,資金在恐慌中瘋狂擠兌,加速撤離,緊接著就是平臺逾期、經營不善、清盤、跑路。P2P行業一夜之間聲名狼藉!

新華社、人民銀行等為P2P正名

新華社、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接連發聲,為P2P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7月6日,新華社發表文章《“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文章評論道:“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

7月8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部負責人範文仲表示,網絡借貸不能一棒子打死,未來會湧現出真正優秀的網絡信貸企業

新華社、人民銀行為P2P發聲,P2P鳳凰涅槃為時不遠!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

7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佈公告稱,近日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對此,小諾想告訴各位鉑星人:P2P理財,這種互聯網金融形式已經誕生了10年。在這10年裡P2P理財經歷了無人問津、野蠻生長、國家監管的歷程,現在正進入一個新拐點——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不斷髮展。P2P帶來的價值不容置疑,互聯網金融行業前途必將是一片光明。

P2P為客戶帶來9%的平均收益

P2P理財發展這幾年,讓投資者享受到了比銀行儲蓄還高的收益,這個事實改變不了。

銀行理財年化收益3%-5%,而P2P理財模式卻可以達到6%-13%,殊不知這才是投資者應得的收益!投資者承擔了相同的風險,卻讓銀行賺走了一半,這是金融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銀行高利潤的背後,雖然合法,但卻未必是理財道路上唯一的選擇,應該充分肯定P2P的價值。

新華社、人民銀行為P2P發聲,P2P鳳凰涅槃為時不遠!

P2P理財平均9%的收益率

P2P能做到這些,完全是因為P2P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金融,投資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實現資金的對接,借款人願意支付的高利息可以直接轉化為投資人的高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擔當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間費用。這是銀行目前所不具備的。

新華社評論也提到:“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

我們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P2P,不要因為現在P2P發展出現了一定阻礙,就否認它曾給投資者創造的巨大價值。

P2P現在正處在一個行業發展關鍵期,我們有必要攜起手來,為投資者創造更加健康、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在監管整頓下,P2P行業也將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風險會進一步擠出,P2P必將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