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捐錢,是會上癮的

心底無私天地寬

7月10日,

被譽為 “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博士辭世,

享年99歲。

這則訃告在當日下午得到廣泛傳播後,

多地田家炳中學接連表示哀悼。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或許你還不知道田家炳是誰,

因為他沒有獲封首善的桂冠,

也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

更沒有喊過“裸捐”的口號,

但若論誰對慈善事業最純粹、最無私,

田家炳先生若稱自己第二,

恐無人敢稱自己第一。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曾經,他為了教育事業,

不僅“賣屋助學”,

甚至還“貸款捐校”,

他書寫了中國教育史上,

一個無人超越的慈善奇蹟。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

田家炳先生已在全國範圍內,

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

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

還有1800多間鄉村學校圖書室。

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

遍及了所有省級行政區。

可誰能想到

一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的田家炳,

在香港,卻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

平時都是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

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

一雙鞋穿了十年,

襪子補了又補,

在教育上他大筆一揮,

幾百萬的錢說給就給,

可輪到他自己,

除了不鋪張浪費,

甚至連出門住酒店,

他都要自帶肥皂。

因為他怕“酒店的肥皂,

用不完很浪費。”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就是外出吃飯,

他也只要一杯清水,

捨不得點飲料。

他竟回答:

“全港七百萬人,

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

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為此,田家炳常被別人稱為“吝嗇”,

是呀,他就是如此的“小氣”,

小氣到,戴了十幾年的電子錶,

款式都已經舊得不好意思示人了,

還裝在口袋裡,

捨不得換......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我是農村出來的,

又有過艱辛創業的經歷,

很容易體會到每一樣東西都來之不易,

哪怕是一根針、一粒米。

花錢多的時候,

物品浪費的時候,

自己心裡都會很不安。”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在他每次捐款前,

都會打招呼,要一切從簡。

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

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他不搞排場,

也不喜歡應酬,

在他80歲大壽時,

很多名流政商要為他慶祝,

可他堅持不擺酒、不辦席。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對於錢財,

田家炳一直認為,

“夠用”就好。

所以,他一直沒有購置專車,

每天都坐地鐵上班,

誰能想到,他的老年時期,

生活上最大的支出,

竟然是房租。

那麼大的一個富豪,

誰不是好幾套豪宅?

但田家炳偏偏不是,

他一直租著房子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後,

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了影響,

以至於捐款的承諾,難以兌現。

可為了讓捐款計劃順利進行,

83歲的田家炳,

竟然將自己 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

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賤賣掉,

然後把全部的款項,

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但是他自己,

卻帶著太太,

租用了面積很小的一個公寓樓,

作為新家。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

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

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

另外賣掉的錢,

還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

這樣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有人問,

這樣子你不心疼嗎,

田家炳卻淡然回答:

“看到一幢幢教學大樓的興建,

聽到萬千學子朗朗悅耳的讀書聲,

不但經濟效益更大,

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2005年,田家炳為了提前清付捐款並擴大捐資,

還將13萬平方米、

高24層的田氏廣場售出,

獲得款項近3億港幣,

將其全數捐獻給了數十所大學、中學。

因為捐款數目太多,

很多人都給他樹起了“慈善”與“好人”的旗幟。

可田家炳先生卻十分低調,

曝光率極低,

內地的多數人只知其名,

不知其事。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有一次友人推薦他做全國政協委員,

田家炳一口婉拒:

“我不想用錢來換取任何名譽,

只想自己開心、社會有益。”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一粥一飯當知來之不易,

這是田家炳終生秉承的格言。

因為他的品德被萬人敬仰,

田家炳獲得過很多的榮譽,

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表彰

——大紫荊勳章,

以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行星

——“田家炳星”。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但他卻從不以德自居,

以功自傲,

更不求回報。

在他鉅額捐資的地方,

包括家鄉廣東省梅州市和大埔縣,

他都沒有投資任何生意。

因為他從不指望,

也從來沒有利用捐款項目,

來換取項目或者利益,

這一方面

讓很多捐款“越捐越富”的企業家,

羞紅了臉。

但有一點卻例外:

他把自己的名字,

冠名到了所有的項目上。

因為,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

讓自己的事蹟被更多人知道,

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一起來做好事。

同時,也是想用這種辦法來激勵自己,

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田家炳一直這樣激勵自己:

“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

學校做不好,

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

不但不會榮耀田家炳,

反而會醜化田家炳,

家長就會講,

兒女千萬不要送到田家炳學校讀書,

那田家炳,

就會是個恥辱。”

16歲的田家炳父親早亡,

他不得已棄學從商,

肩負起了持家重任。

剛成年的他遠赴越南推銷瓷土,

兩年內就成為了越南最大瓷土供應商。

中日戰爭爆發後,

他失去產業,

輾轉印尼謀生。

後來,他將業務重心轉移到香港,

辦成了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業。

很多人企業做大了,

開始回報社會,

田家炳先生也是一樣,

只不過他奉獻的不僅是錢,

還有大愛。

1982年,

田家炳創辦了基金會,

專事捐辦慈善公益事業,

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從不向外籌募,

全都是是田家炳個人的錢。

他一直都在強調: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他的財富 ,

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幾十年來,

他在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

捐資興建了1000多個項目,

捐資數目高達10多億元,

甚至超出了自己80%以上的財產。

“我雖然不是最有錢,

但我一直在想盡自己的綿力。

錢財都是身外物。”

什麼是富?

擁有什麼才叫滿足?

對田家炳先生而言,

身家1億和10億在生活享受上沒什麼區別。

重要的是把錢用出意義來。

生活過得不苦,

精神上得到安慰,

這就是他對“幸福”最深刻的理解。

“中國百校之父”辭世:那個捐錢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修德無私百年樹人,

不求回報高風亮節。

如今,每個地方的田家炳中學,

辦學的設施都是當地最一流的。

也許,我們離開了校園生活,

忘記了書本里面的一段話,

一個公式,一個單詞,

但我們不能忘記,

有一個曾經捐款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田家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