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的預防與治療

萬麗青/浙江省餘姚市四明山鎮人民政府農業農村辦公室

雞球蟲病的預防與治療

雞球蟲病是雞生產中重要的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對養雞業影響較重,該病分佈比較廣泛,在各個地區均有發病報道。15~50日齡的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成年雞對雞球蟲有一定的抵抗力,稱為隱性感染者,成為主要的傳染源。存活下來的雛雞生長髮育受阻,長期不能康復。帶蟲的成年雞增

重緩慢,延長了飼養週期,影響蛋雞的產蛋,有時會導致雞隻大量死亡。由於該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比較廣,每年需要大量的費用用於該病的預防。目前,有

8種球蟲病的發生率較高,我國雞球蟲病的病原體主要是柔嫩艾美耳球蟲和毒害艾美耳球蟲兩種。本文報告了作者多年雞球蟲病的預防和治療情況,供廣大雞生產工作人員參考。

1發病情況

所有日齡和不同品種的雞均可感染本病,一般在36周齡的雛雞出現突然發作,2周齡內的雛雞很少發病。飼養管理條件不良是促進本病發生的主要條件。一些病例提示,當舍內潮溼、飼養密度過大、糞便清理不及時、通風不良等飼養較差時,易引發該病,而且往往發病迅速,發病率較高。另外,發病的情況與季節有一定關係,氣溫高、雨量大的季節較多發,隨著雞生產規模化的發展,養雞場中全年都存在發病的可能性。

雞球蟲病的預防與治療

2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

柔嫩艾美耳球蟲感染的雛雞,病雞初期表現為飲食慾下降,排黃色稀便,扎堆,有的戰慄。之後出現鮮紅色血便,死亡前體溫下降,貧血症狀明顯。剖檢感染4天后的病雞,盲腸腫大,外觀呈紅色,盲腸內充滿血凝塊和粘膜碎片。隨著病情的發展,盲腸內容物變幹、變硬。

毒害艾美耳球蟲感染的雛雞,發病開始精神不振,翅膀下垂,出現腹瀉,後期排出血便。剖檢病死雞可見小腸中段高度腫脹,漿膜面出血、壞死,小腸壁增厚,內容物含有多量血液、血凝塊和粘膜碎片。

其他類型的球蟲感染主要引起飼料轉化率降低,增重下降和蛋雞的產蛋量下降,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全身性貧血、消瘦,羽毛蓬亂,採食量下降,有的糞便中可見血液和粘膜碎片。剖檢可見小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壞死病變。

臨床上,雞球蟲病往往是多種球蟲引起的。

3診斷

本病的診斷可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變化作出初步診斷,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確診。

4預防

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禁止任何帶有該病原體的雞隻和其他物品進入雞群。應提高雞群整體的抗病力,飼餵含維生素豐富的飼料。及時確定雞群的發病情況,及時治療,並及時清理雞舍的糞便和墊料,定期進行更換,防止飼料、飲水等被含有孢子化卵囊的糞便汙染,對環境中的蒼蠅、老鼠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清除,切斷其傳染的一條途徑。

在生產中,因無法對雞舍進行徹底的消毒,另外,無球蟲卵囊的環境不能幫助雞群建立良好的免疫力。肉雞場控制本病主要是進行藥物預防,並應從雛雞出殼後1日齡即開始使用抗球蟲藥物。可使用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氨丙啉、尼卡巴嗪、球痢靈、常山酮、地克珠利、妥曲珠利等。然而,生產實踐證明,抗球蟲藥在雞群中使用一段時間後均會出現耐藥性,甚至產生抗球蟲藥的蟲株,有的抗球蟲藥之間還會產生交叉耐藥的現象,影響其他藥物的預防效果。因此,合理使用不同種類的抗球蟲藥,對防治雞球蟲病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建議使用下列兩種方案進行使用抗球蟲藥:一是應用穿梭用藥方案,開始時使用一種抗球蟲藥,至生長期時使用另外一種抗球蟲藥。如1~4周齡時使用球痢靈或尼卡巴嗪等化藥,4周齡至屠宰前使用鹽黴素或馬杜拉黴素等離子載體抗生素。二是應用輪換用藥方案,可在春季和秋季更換抗球蟲藥,用來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增強雞群的生產性能。

一般對網上飼養的後備雞和蛋雞不需要進行用藥預防,對於從平養轉移至籠養的後備母雞,在上籠前,應使用抗球蟲藥進行預防性驅蟲。

作者經過多例雞球蟲病的治療,使用抗球蟲藥、維生素K、青黴素和調整飼料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療,在早期治療中效果較好,如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混飲,連用2天;氨丙啉按0.012%~0.024%混飲,連用3天;維生素K按每1000kg飼料,雛雞400mg,產蛋雞、種雞2000mg進行混飼;青黴素按10萬IU/kg體重進行口服。參考文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