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定了!定了!

江蘇高考新方案2021年實施!

2018級高一新生將成首屆考生

採用“3+3”模式,總分可能達700分

英語口語聽力一年兩考

學業水平測試也可考兩次

……

我什麼時候參加新高考?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注:新高考實施時間是指高考的時間

劃重點!南京家長注意:江蘇實行新高考是在第三批,即2018年啟動!也就是說,將從今年9月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2021年高考首次實施!

江蘇高考:現行方案 VS 改革方案

1、江蘇高考現行方案

官方,稱“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模式;

俗稱,稱“3+2”模式;參考高考錄取、實際有效分值,可稱“3+2+4”模式。

“3”: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

語文、數學各160分,外語120分,理科生數學設40分附加題,文科生語文設40分附加題,即語文、數學總分各200分;

故,總分值,計為480分。

“學業水平測試”: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共計7門,其中——

選測科目,2門:

各科滿分為120分;

文科考生選擇歷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

理科考生選擇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

根據比例劃分6個等級:A+,前5%(含5%);A,5%-20%(含20%);B+,20%-30%(含30%);B,30%-50%(含50%);C,50%-90%(含90%);D,90%以後;

相應學校相應專業,在3門成績之外,對選測科目達到具體等級有明確要求;

選測科目成績,當年有效。

必測科目,5門:

7門科目中,選定2門選測科目之外的5門為必測科目;

除信息技術科目之外,其他4門,高二下學期進行考試,又被稱為“小高考”、“小四門”;

信息技術科目分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視為等級D;

其餘4門,各科滿分為100分。根據分數劃分4個等級:A,100分-90分;B,89分-75分;C,74分-60分;D,59分及其以下;

小四門,獲得1個A累加1分,達4個A加5分;

必測科目,從應屆高考之年起,三年有效。

體育類、藝術類考生如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必須參加全部七門科目的學業水平必修科目測試;考生如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須參加相應的選修科目測試,其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及等級要求與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一致。

“綜合素質評價”:分數、等級考核之外,錄取參考。

2、改革新方案

“3+3”模式,即3門必考+3門任選,其中——

必考科目,語文、數學、英語;

任選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門科目中,任選3門考試,計入總分。

各科目分值未定,預計在700分左右。

另,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高考新方案實施,“小高考”和現行相比將發生變化。

“小高考”將開齊開足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13門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範圍,考生在高中期間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

3+「6選3」是怎麼回事?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選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

這裡——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

“6選3”則是由學生從其他6門科目中選擇的3門科目。

相較於以往“3+X”的考試形式,“3+「6選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壘,可以說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享用”文綜、理綜“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轉變,這樣的改革,具體帶來了如下的變化:

01

錄取模式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02

考試科目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03

考試時間

由原來的6月一次性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04

外語考試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05

計分方式

考試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加上3門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

改革後,考生總成績由語數外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3個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

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

根據規定,選考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佈成績,確保考試成績真實可信。

大學專業如何選?

由於選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錄取也不再有文理之分,而是分為普通類(分提前錄取和平行錄取)、藝術類、體育類幾個大類。

其中,普通類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據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和考生高考總分,分成三段來填報志願和錄取。

三段比例為實考人數的20%、60%(累計)、90%(累計)。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江蘇暫未啟動,先看看浙江省是怎麼做的——

專業平行志願設一個錄取批次,實行專業平行志願。考生志願由“專業+學校”組成,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作為一個志願單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專業志願。

不再設專業服從調劑志願。視平行志願錄取情況決定是否徵求志願。定向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學校、專業(類)經同意後可實行提前錄取。

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願是以分數優先、尊重志願為原則;而專業平行志願則在平行志願的基礎上考慮專業優先錄取,所有志願原則上都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基本不會出現不得不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的情況了。

大學規劃,從高一開始!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得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是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還是便於填志願的科目?

究其本質,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興趣所在,瞭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

高一上:

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

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

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

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

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

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選科,請三思!

“3+「6選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們還要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組合選考方式。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從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試點地區浙江、上海來看,物理因為難度高,被很多學生打進“冷宮”,結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點大學好專業錄取的恰巧是那些選了物理併發揮不錯的考生。

可見,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我們都應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給大家一些參考。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有很大的關聯!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推薦的學科組合——

01

歷史+政治+地理

理由: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這個組合的最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因為不少高校專業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02

物理+化學+歷史

理由:競爭太激烈

物理+化學+歷史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是很多學生願意選的組合,但也是所有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的一種組合。

為什麼這3門組合選的人最多?

因為物理,化學有中考基礎,初高中學習是一直貫通的;而歷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記憶和發揮。也正因為如此,很多高中這三門課的師資力量也都是比較強的。

正因為選的人多,無論對於名校生還是對於一般生而言,這套組合都極有可能因為碰到太多強手而造成翻船的情況。

這是因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不是用的原始分數,而是根據考生成績在整個考生群體中的排位換算的等級分。

選考的人多,拿高等級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換言之,在這3個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強手的,那麼同時報考這3個科目,就算是再強的學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點危險!而很多知名大學明確要求3科必須A!

03

地理+生物+政治

理由:大學難以銜接

這個組合其實就是把上面那組反過來,也是原來高考文理綜三門裡比較冷門的科目,屬於兩文一理組合。

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於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裡,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各地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樣?

今天,我們就從高考科目與分值來分析各地高考綜合改革情況:

01

相同點——

(1)均不分文理

(2)均設置“3+3”的考試科目

(3)各科目考試次數

02

不同點——

(1)考試機會

在“3+3”科目設置裡,浙江除外語科目外,3門選考科目均一年兩考,每個學生最多有兩次機會;

其他省目前對外語科目提供兩次機會,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創造條件增加提供兩次機會的科目。

(2)學考和選考的等級和賦分辦法

合格性考試的等級:

浙江全部10個“高中學考”全省統考科目(技術把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為1科)均設 ABCDE 5個等級。

其他省級行政區域的“合格性考試”均設“合格”“不合格”2個等級。

有的省級行政區域表示在特殊情況下,把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原始成績形式使用。如寧夏明確:“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為普通高中畢業或高中同等學力認定依據時,以合格和不合格兩種方式呈現;作為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依據時,以原始分提供高校錄取使用”。

等級性考試的級別和賦分:

除先行試點的上海、浙江均採用按等級賦分的辦法外,

有的(如天津、寧夏)在文件中明確表述等級性考試按ABCDE 5等21級賦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科每科滿分100分,高考招生總分滿分750分;

有的未明確分幾個等級,但明確了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科每科滿分100分,高考招生總分滿分750分;

西藏和上海一樣,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科等級性考試“每門滿分70分”“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總分滿分為660分”。

高考改革對什麼樣的學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

選修課程的自由組合,使得大部分學校必須引入走班制,學生時間會變得相對自由,來自老師的約束和鞭策會變少(類似於大學)。對於習慣了被動學習、只等老師耳提面命才能有點動力的學生來說,這顯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首要任務。

(2)善於把握時間,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由於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學進度被壓縮,學生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完高中的課程,因此就要求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3)有專長或幾門擅長科目的學生

除了語數外,新的高考不強制選擇文理,學生在避開不擅長的學科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如果對某些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其實不妨早做準備,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開始自學,閱讀大量的書籍,報一些線上或線下的培訓班。如果能在這些學科領先同齡人一截,甚至獲得一些競賽名次,那麼在高考中會有很明顯的優勢。有專長的學生也可以衝擊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學校的統一授課,被老師的教學進度趕著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動的。

(4)有比較明確的職業規劃的學生

實行6選3以後,高校部分專業對考試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專業要求物理成績,如果不選考物理,那麼就等於和這些專業無緣。因此對於早就想好未來學業和職業規劃的學生,會提前準備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隨大流,到臨近高考或者考後才去思考大學專業的同學,通常會手足無措。

新高考方案|江蘇新高考打破文理科的壁壘!選科,請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