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跨媒体艺术学院,其宗旨在于: 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教育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学院直面当代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语境变迁,应对世界视觉文化的发展势态和创意文化的发展需求,涵盖实验影像、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多媒体展演、图像与视觉文化研究、复合造型与观念研究、空间多媒体与社会学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

展览主题 @端口

1971年电脑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出于数字地址的准确传递,首次将@带入电邮世界,从此@(at爱特)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成为信息时代无所不在的链接、定位。

以「@端口 」作为2018跨媒体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展的主题,既显示了新一代学子对媒体终端的本质思考;也展现了他们对于跨文化跨领域交互融合的姿态。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开放媒体系

开放媒体系,以培养「后媒体时代的新文艺复兴人 」 为目标,即培养具有前瞻视野、符合当代精神的贯通型创作人才。在教学中,主张批判性美学思维与前沿性高端技术并重,并将国内外重要的专业展演平台和艺术项目作为教学及其成果展示现场,为在校学生、青年艺术家、科技艺术跨界专业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展示渠道和交流机会。

当前的训练与研发重点在于:VR 虚拟现实,AR 增强现实,手机艺术、未来书写、未来山水、实时动态影音现场、社交媒体艺术、声音艺术、程序艺术、科幻影剧等方向。推行媒体研发、创作实验、项目实践同步开展的实验教学机制。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翁怡璇 圣人不到处

红皇后说,我们必须努力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进化论讲,适者生存。在这个仿佛充满着甜腻而温和的和平时代,其实危机四伏,各种忧虑压迫着我们,裹挟着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规则在约束着我们;有形的、无形的鞭子驱赶着我们。技术迭代与熵化及其迅速,重复高效的机器取代了手工的是实践知识,算法和大数据可以比科学家更有效的证明命题、发展理论,技术发展的进化编程取代知识经验的过程。我们的奔跑速度将需要以数的幂次方增长,一种加速度形式的发展过程,愈演愈烈。

技术工业发展造成的心灵的不满,机械复制导致的千篇一律,存在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几近消失,活生生的人按部就班的完成指定的工作变成一种发条式的存在,不停的高速运转,人们的个性和创造性逐渐被抹杀,被某种运作方式控制着,失去自我。

将这注定无望的泅渡剖开,暗灰色调的森林,挣扎焦虑的人,转动的齿轮,还有充满求救信号的红十字,前方有一个葫芦,我想葫芦里的世界可能就是我的桃花源,中国传统悠然的时空气息,不食人间烟火,果然是圣人不到之处,是虚构的想象。依然,我们处于被控之中,如同盘中的棋子。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冯冠湃 契诃夫之枪

契诃夫之枪是一种文学技巧,技巧名字来源于契诃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

本作首先尝试实验VR镜头在叙事上的特殊形式,规定好镜头路径,让观者在作品中观看。与一般的叙事影片镜头不同的是,VR中的镜头就是观者自己,周围的物体不会因为镜头中没有出现而不作用,即契诃夫之枪一直存在。在本作中,视线就作为「枪」而存在。其次利用这一特殊形式,尝试表现大众视线焦点与其相关的网络信息随机拼贴下而产生的独特新人类,同时探讨了他人视线与自我,大众焦点与avatar存在的关系。在作品中作为视线的观者,不断的被avatar吸引,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吞噬。

媒介展演系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张陈瑄 MY BEAUTIFUL DARK TWISED FANTASY

本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些列科幻电影与科幻小说,视觉风格上将以未来太空风格与赛博朋克风格为核心。这些灵感同样也作为一种幻想存在于我的脑中,因此在命题上采用「fantasy(幻想)」这个单词,而这种幻想所具有三方面特点,分别是:美丽(beautiful)、黑暗(dark)、扭曲(twised)。

实验艺术系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冯均桥 圆周运动

立足于世, 每个人都有以自我为圆点,以自我建构起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半径所形成的轨迹和领域——圆。这独属于我们自身隐形的规则,从内而外,可被视作是一堵分割的墙或是一扇开启的门;由外即内,则是个人意识形态的搭建。

「圆周运动」 从「我」出发,围绕「我」这个主体,将我们潜藏抽象的自我设定具象化,可视化。作品试图提问,在这个圈不知不觉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能跨越的出口?圈外与圈内又存在一种怎样的联系?作品也将西方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与古代道家庄子的「无我」哲思放置在一起,诠释了庄子提倡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考方式对西方主体性意识的消解价值。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跨媒体艺术学院——端口

高展 海狗

该作品试图以主观构建的方式令观者重新观看空间。这些旧式的把戏和内容——透过狭窄的观察窗观看,内部被看作是想象意义上冗长枯燥的生物或心理学观察实验、平面图像或一处单纯的置景——并不反对观者的揣测展开,在观看的过程中被引申作浪漫、踯躅,文学、严肃,荒诞、欢忭,怨怼、厌恶……依附于时空。

网络时代的技术与思维革命,丰富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平台。新时代的艺术家可说是「后媒体时代的新文艺复兴人」,即指「能跨平台」创作的全才型艺术家,在艺术当下,平台即媒体, 「跨媒体」是媒介,平台之间的高度流动与不断地穿越。艺术创想灵动在各平台上动态游走。

2018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带来的毕业作品展将会带来艺术的跨界与融合、探索与突破,请尽情期待这一场不一样的毕业作品展览。

部分资料来源 |跨媒体艺术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