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辛:中國影視劇會變成「編劇中心論」?絕不可能!

中國最優秀的電視劇導演習辛對目前市場上提出的“編劇中心論”提出質疑,他認為,影視創作需要很多專業工種一同參與才能完成,在這其中,導演才是主導型和統領型的。

習辛:中國影視劇會變成“編劇中心論”?絕不可能!

習辛

由習辛擔任總導演,講述兩代糧食人成長曆程的感人電視劇《那年小米正芬芳》,昨日在河南焦作博愛縣舉行新聞發佈會,主演海陸、小張鐸等出席。會後習辛接受《影視女魔頭》及影視“初心榜”的專訪。

習辛:中國影視劇會變成“編劇中心論”?絕不可能!

《那年小米正芬芳》發佈會

談及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編劇中心論”,他並不認同,反問道,“難道中國的影視市場會出現背離創作規律的情況嗎”?“絕不可能”,他說,一個電視劇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沒有導演、演員、攝像、燈光的二度創作,這部劇絕對不可完成。

“當然資方不是萬能的,導演也不是萬能的,編劇更不能可能獨立完成所有事,這裡面存在誰是主誰是次的問題,一個優秀的編劇可以寫出一部優秀的作品,但如果找個二流的導演來導,能拍出一流的電視劇嗎,”他繼而表示,一部優秀電視劇的創作有諸多的影響環節,比如資方、編劇、演員、導演、場景等等,但他堅持認為,影視作品歸根到底是一個導演的藝術作品,導演把所有綜合的東西盤在一起以後,大燴菜也好,精加工也好,出來一個或是鮑魚肉或是豬頭肉的食物呈現給觀眾,但這道菜可能不是演員想要的,也不是編劇想要的,也可能不是美術所設想的,但一定是導演想要的。

他坦言,自己挺討厭“編劇中心”這個提法,編劇只是完成十個步驟中的第一步,還有很多很專業複雜的內容需要其他崗位完成,而在這其中,導演是主導型的,統領型的地位。

當被問道什麼樣的電視劇能真正打動觀眾時,他說道:“如果藝術作品不感動人,它就不是藝術作品。藝術要在生活的基礎上提煉和超越,這是一個藝術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和責任。”

“藝術工作者要有擔當,去發掘和摸索生活中的美”。習辛說,“藝術雖然也有鞭策、推動歷史的作用,但絕不是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讓人感到溫暖,感到開心。”他表示,觀眾快樂,對導演來說一定是最快樂的事情。

當前不少影視劇類型同質化嚴重,拓展創新不足,在應對市場新增的不確定因素時捉襟見肘的情況,他在專訪中也特別提到,堅持不跟風,不攀比,一定要緊緊圍繞“精正大”,即精製作,正能量,大情懷作文章。堅持以觀眾認可為準則,老百姓需要什麼,觀眾喜歡什麼就給什麼,努力打造國產精品劇。而自己帶領的“鐵軍”團隊一直保持“不重複自己”的心態,盡力脫離惰性和慣性的思維,避免固步自封,才一直在市場中保持領先位置。他透露近期一直告誡自己的團隊,不能在《孃親舅大》的“溫床”躺下去,要不斷與時俱進,去觀察社會,觀察人,研究市場,培養青年一代的優秀導演,這樣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現在的觀眾有極強的欣賞能力,他們對美好的親情、愛情、友情有極強的嚮往,電視劇創作者應該提供這些正能量的影視作品。”他表示。

影視“初心榜”是由郭靖宇、傅曉陽、白一驄等幾十位行業領軍人物和資深媒體人擔任評委,志在表彰和勉勵優秀青年影視從業人員的一項極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系列榜單,已評出“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製片人”和“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獲得業內廣泛關注和人民網、中新網、國際在線等多家央媒的報道。接下來將揭曉“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的提名和當選者,習辛對此十分期待,他表示一直特別關注和認同這個榜單,認為這是目前最具公正性、客觀性、具遠大前景的一項評比,希望能一直公平公正地辦下去,切忌出現“買榜”、“人情榜”等不良行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工作宗旨,一以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