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優服務,珠海頻放「大招」聚英才!

上週舉辦的第四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吸引了2400多家企業、5800多名嘉賓齊聚一堂,參會人數逾1.1萬人次。

此次盛會開幕前,僅一個月左右時間,珠海就先後舉辦了珠海·名校人才直通車——2018名校珠海行校企對接洽談會,2018年“創客廣東”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海內外青年博士、博士後珠海創新創業洽談會等一系列高端人才交流活動,為眾多海內外人才瞭解珠海、認識珠海、紮根珠海搭建了橋樑。

早在今年4月,珠海正式出臺《關於實施“珠海英才計劃”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給予人才落戶、住房保障、工作津貼、子女入學等各方面優惠待遇,進一步釋放人才引進領域的政策紅利。

數據最有說服力:在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上,中以兩國簽約項目達15個,總金額達5.3億美元,企業B2B項目對接達成意向金額11.2億美元;在“創客廣東”創新創業大賽中,進入決賽的18個優秀項目、企業組9個項目已全部在珠海落戶完畢;在海內外青年博士、博士後珠海創新創業洽談會上,50餘名創新類博士與企業初步達成了就業意向……人才交流活動的舉辦,為珠海“二次創業”、謀求新一輪大發展增添了動力。

搭建平臺

讓更多“雙創”人才走進珠海、瞭解珠海

“大會讓以色列人認識了珠海,珠海的城市名片已經在以色列擦亮。”承辦方珠海華髮產業投資板塊負責人、珠海基金董事長郭瑾認為,通過搭建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這一重要平臺,可以更好地讓兩國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提升珠海這座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此次大會上的“明星企業”Meta公司創始人Meron Gribetz對記者說:“珠海的發展速度讓我很佩服,如果這座城市繼續往高科技方向去發展,它很有機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頂尖城市。”

人才落地生根需要優良的城市環境,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需要展示舞臺。通過大會搭建的平臺,來自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協會、阿里巴巴等2400多家企業、5800多名嘉賓,逾1.1萬人次參會。

上月底,珠海召開了“海內外青年博士、博士後珠海創新創業洽談會”,讓百餘名來自海內外知名大學的高端人才齊聚珠海。“他們通過這次洽談會考察本地的高新企業、攜帶創業項目進行對接,還可以為想要了解珠海、到珠海發展的高端人才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這座城市的機會。”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洽談會上,來自新加坡的新中科技聯盟委員會主席謝明博士告訴記者,“新中科技聯盟希望與珠海政府相關部門或風投機構合作,讓科研成果在珠海落地,推動產業化並形成規模效應。”

據介紹,洽談會重點圍繞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產業方向邀請的百餘名海內外博士、博士後中,有50餘名創新類博士與企業初步達成了就業意向。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和項目來珠發展,今年5月底相繼舉行的珠海·名校人才直通車——2018名校珠海行校企對接洽談會、2018年“創客廣東”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上,吸引了一批高精尖的創業項目和“新鮮血液”。

名校珠海行校企對接洽談會吸引了全國60多所一流高校及珠海市110餘家重點企業參加。60餘所高校中,國家“雙一流”高校超過57.6%;在“創客廣東”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中,智慧空氣淨化器可預防SARS、禽流感,智能化聲紋芯片可升級保障身份安全等眾多項目科技含量與社會價值兼具,亮點頻現。

精準引才

以全流程跟蹤服務讓人才“落地生根”

“圍繞城市定位與需求引入人才,才能更好地為城市發展增添動力。”有關專家指出,縱觀近期珠海舉辦的一系列人才交流活動,釋放出更加重視創新人才的信號。

在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上,特別設置了5場不同主題的分論壇,涉及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知識產權等主題,深度契合珠海產業發展的需求,眾多科技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家、學者“大咖”進行深度交流,碰撞思維火花。

“分論壇主題緊扣珠海高新產業發展需求進行規劃,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為珠海對接更多創新資源,助推珠海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郭瑾說。

如何讓高新人才的創業項目落地,讓人才資源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從2018年“創客中國”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取得的良好成果來看,至少可以佐證這樣一個觀點:搭建平臺實現精準引才,還需要做好全流程的跟蹤服務。

據瞭解,此次大賽吸引了159個海內外優秀項目團隊報名參賽,圍繞珠海高新產業發展需求,項目涵蓋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領域。“進入決賽的項目大多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屬於政府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門類,產業轉化前景較好。”大賽組織單位之一、珠海大麥企業孵化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瑾說。

“好的創意千千萬,難的是將創意落地實現。”王瑾告訴記者,為了鼓勵創新鏈與資金鍊溝通對接、促使“雙創”項目及早落地,大賽組委會整合了40家單位,從指導培訓、項目評審到產業對接,全程陪伴參賽隊伍“成長”。

據瞭解,大賽結束後,企業組9個項目已全部在珠海落戶完畢,創客組項目的落戶工作也在持續推進。

“這是創新創業最好的時代。決賽不是結束,而是新的起點。”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黃建明認為,賽事主辦方應做好跟蹤服務,及時瞭解項目的投融資和落地情況,全程關注項目和團隊的後續發展。

政策護航

優化配套服務提升城市吸引力

從政策激勵、稅收優惠、融資對接,到行業服務、人才扶持、配套環境,“雙創”人才成長的每一步都少不了政策的疊加支持。

人才聚則產業興,產業旺則人才聚,城市的“引才聚賢”是一個系統工程。

“珠海將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將創新創業大賽與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深度融合,通過獎勵、融資扶持及創業支持,儲備珠海創新創業的中堅力量。”珠海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賀軍表示,珠海將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政策創新、優化配套服務,為創業者持續營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一流環境。

冷鋼參加了2018年“創客廣東”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他的經歷印證了這一說法。早前,抱著考察創業環境的想法,冷鋼帶著他的無痛疫苗貼片項目跑遍蘇杭廣深等城市,最終決定將項目落戶在珠海市高新區。

為何選擇珠海?冷鋼給出了答案,“高新區針對我們的發展需求給予了許多扶持,綜合比較後,我覺得珠海的創業項目落地環境是最優的。例如,在我們項目落戶之初,多項創業補貼發放都非常及時,這筆資金為我們解決了當時的燃眉之急。”令人高興的是,冷鋼的無痛疫苗貼片項目落戶珠海,經過一年多來的發展,目前已經可以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定製化樣品。

栽好梧桐,引鳳來棲,珠海引才之舉還應如何發力?在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上,許多專家都紛紛表達了觀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斌認為,“除了引進高端人才之外,還要更多關注青年人才的培養,這才是持續創新的關鍵。”

珠海諾貝爾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創立於2015年,是廣東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主要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轉化和產業化工作。其創始人黃子為認為,“珠海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最關鍵就是人才。引進人才,不僅需要一定的政策補貼,還需要城市提供多方位配套支持。”

他舉例談道,“目前,我們計劃將另外兩家公司搬到珠海來,這意味著將會有許多員工駐紮這裡。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擺在眼前,這批員工的孩子要在哪裡上學?因為這些人才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要引入並留住這些人才,就需要珠海能夠建設更多優質的學校,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聲音

優微生物CEO冷鋼:

建立創業者俱樂部 助創業者融入城市

2017年2月,冷鋼帶著多名80後海歸研究生,在高新區聯合創立了優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基於可溶性納米微針技術的無痛疫苗貼片。憑藉著這項最新研發的經皮給藥技術,“無痛疫苗貼片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6月初的珠海市創新創業大賽上一舉奪魁。

“我們希望儘快將技術產業化,未來3至5年內,成為中國第一、有國際影響力的可溶性納米微針透皮給藥技術公司。”冷鋼向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因為生物醫藥領域對人才素質要求高,創業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招人難”。“以前,到國外引進人才時,對方總會向我拋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去珠海?’”這個問題一度讓冷鋼不知如何作答。

隨著“珠海英才計劃”的推出,一方面,企業引進人才有政府的配套支持和前期補貼,對高端人才吸引力增大,初創企業壓力也大為減輕;另一方面,共有產權房、購房補貼等優惠有效解決人才的住房問題,人才來了更留得住。“創新型企業初期最需要資金,但發展到中期更需要人才,珠海人才新政的推出可以為我們這些初創企業招攬人才提供政策吸引力。”冷鋼說。

此外,冷鋼建議,政府可以建立創業者俱樂部,加強外來創業者與珠海的情感聯繫,幫助他們融入這座城市,並在原材料、技術等供求方面互通有無。

泰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振中:

宜居環境可成引才重要籌碼

與冷鋼團隊不同的是,珠海泰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初創人員大多來自珠海本地。副總經理唐振中是湖南人,但他在珠海已經待了11個年頭,當初來的原因很簡單,“珠海的環境太宜居了”,他感嘆道。

除了清新的自然環境之外,交通便利、離香港機場近也是唐振中看重的。2016年,泰芯半導體在高新區港灣1號科創園落地,主攻基於802.11Ah的低功耗遠距離物聯網WiFi芯片。

與傳統的WiFi相比,泰芯半導體研製的WiFi芯片可以遠距離、強穿透、低功耗地進行信號傳播,在全球擁有技術領先地位。唐振中介紹,該公司目前正在聚集人力物力,爭取以最快的時間完成創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和製造,並將產品推向市場。

他還特別提到,珠海此輪人才新政最具吸引力的是“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的舉措。“住房是人才就業時考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優惠的住房政策與珠海宜居的城市環境,相信可以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籌碼。”(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劉豔婷 吳志遠 黃鶴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