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看過來!浙江出了7個“大招”助復工復產

外企高管看過來!浙江出了7個“大招”助復工復產

資料圖

日前,省發改委、省商務廳聯合提出七條意見全力做好穩定外資工作,積極做好利用外資工作,加快重大外資項目建設。

意見內容如下——

(一)積極幫助外資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1、推動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儘快復工復產

在達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幫助指導重點外資企業和外資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優先保障涉及疫情防控用品生產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特事特辦,實現全員復工,滿負荷生產。促進有外貿訂單外資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力爭訂單和市場不丟。協調做好建築施工和建材供應等項目建設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保障重大外資項目儘快復工復產。儘快推進復工圖與疫情圖相匹配,除高風險、較高風險的地區外,到2月底爭取外資企業和重大外資項目全面復工,復產率達到75%以上。

2、精準細化復工復產舉措

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突出問題,完善工作方案,落實具體措施。協助做好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供應,解決供需缺口問題;建立分片區集中隔離點;協助解決用工緊張問題,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舉辦網絡招聘會,擴大招工渠道,協調幫助外資企業採用直達專車和包車等形式接回異地員工;協調落實各類減本降負政策,積極推動落實減免部分稅收、減免部分租金、減免或緩繳社保企業統籌部分等,全力幫助外資企業共渡難關。

3、簡化復工復產流程

要簡化復工復產確認程序,採用疫情防控措施清單告知,實行“備案制+負面清單+承諾制”管理,為外資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提供便捷服務,不得以審批等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針對重點外資企業和重大外資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儘快實現復工復產。

(二)創新開展外商投資促進工作

1、開展多渠道聯絡

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積極利用線上雲端加強與客商的“不見面”溝通,通過電話、短信、微信、郵件等方式,主動加強與目標、意向、在談和已落地項目客商的聯繫。密切外資企業聯繫,及時掌握瞭解疫情防控和受影響情況,主動回應和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存在困難和發展需求,確保聯繫不斷、項目不丟。

2、加強招商項目策劃

進一步充實完善招商手冊、招商地圖等,圍繞客商關心關切的事項,主動整理、提供相關信息資訊。創新招商活動方式方法,推進網上招商,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探索“網上招商會”“網上洽談會”“網上籤約會”等雲上招商方式,由“面對面”改為“屏對屏”,加大對外招商推介力度,確保招商工作不停頓。

3、優化招商活動方案

超前謀劃和研究調整年度招商活動計劃、境內外重大招商活動方案,深入分析疫情影響,針對外資企業投資、人才流動、資金投向等新趨勢、新變化,做好政策研判和重點工作調整,為疫情後高質量、高效率開展招商引資,苦練“內功”,打好基礎。

(三)建立專班機制,加大重大外資項目推進力度

1、建立重大外資項目省市縣專班機制

加快建立國家重大外資項目專班為引領的省市縣三級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加強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和協調服務。專班項目實行領導掛帥,實時跟蹤,協同推進。推薦10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外資項目專班,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擇優選擇5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列入省級專班,優先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各市、縣(市、區)擇優選擇1-3億美元的外資項目列入市、縣(區)專班,推薦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推薦重大外資專班項目進入省市縣長項目工程。

2、強化重大外資項目計劃引導

制訂印發《浙江省2020年重大外資項目推進計劃》,協調推進75個1億美元以上重大外資項目加快實施。各地要積極落實,加快重大外資項目儲備,推動標誌性重大外資項目取得突破;加快重大外資項目開工建設,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進一步發揮外資對促投資穩增長的重要作用。

(四)強化重大外資項目要素保障

1、加大用地保障

對列入國家和省級重大外資專班項目,給予省級用地計劃指標保障;2020年6月底前計劃開工並已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的重大外資項目,可預支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指標。

2、加大用能、環境容量和融資保障

對列入國家和省級重大外資專班項目,汙染物排放指標由省級調配機制給予優先保障;用能指標由省幫助協調,各地給予傾斜支持;優先安排產業基金支持,支持外資企業境內、境外發債,協調推動銀行項目對接,加大銀行貸款支持。

3、積極支持各地創新要素保障政策

各地要建立完善重大外資項目要素保障機制,加大用地、用能、環境容量、融資等統籌協調力度,加強科技人才和企業高管人員引進招聘的協調支持。

(五)建立外商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

1、實行下沉審批

2020年6月底前計劃開工的核準類重大外資項目,負面清單外的核準類外商投資項目,可由市、縣(市、區)發展部門核准;負面清單內3億美元以下限制類外商投資項目,委託市、縣(市、區)評估,報省發展改革委核准。

2、實行承諾制審批

2020年6月底前計劃開工的外資項目,依“內外資一致”原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自貿區、省級新區和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實行承諾制審批。

3、實行容缺受理

對2020年6月底前急需開工的核準和備案類外資項目,實行申報材料容缺受理,先辦後補,優先審批。

4、實行遠程審批服務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依託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做到外資項目網上收件、網上審批和網上出件,推進外資項目“不見面審批”。

(六)加快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申報辦理

1、實施省級在線申報和容缺受理

疫情期間,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確認及審核轉報事項,各地向省發展改革委申報時均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在線辦理。外資項目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一律採用在線辦理、電話諮詢、結果寄達的方式辦理。企業營業執照、授權委託書、申報表等紙質材料,均可通過郵寄方式後補。

2、簡化上報國家手續

外資項目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經省發展改革委審核通過並出具轉報文件後,採用網上申報、材料郵寄、視頻會商、網上諮詢、電話諮詢、結果寄達的方式,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辦理。

(七)優化外商投資營商環境

1、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法規

全面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3號)等法規政策,加強宣傳解讀。

深化推進以“最多跑一次”撬動外資領域改革

2、全面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的外資項目服務模式創新,一般外資項目賦碼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最多80天”改革,進一步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水平。

3、加強對外商疫情防控正面宣傳

充分運用主流媒體、互聯網和自媒體等多種形式,及時準確發佈疫情信息和工作進展。加強國家和省近期出臺的降本減負政策宣傳,指導幫助外資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增強在浙投資的信心。

4、深化完善“三服務”工作

加大重大外資項目現場協調服務力度,暢通政府和外資企業溝通渠道,做到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積極開展外資企業和外資項目“一對一”走訪活動,提供優質暖心服務,建立訴求響應機制。推進建立外資企業和外資項目風險保障機制,鼓勵金融保險企業為受疫情影響的外資企業和項目提供優惠保險服務。做好外資企業外籍員工及家屬生活保障和防疫保護工作,營造最有溫度的投資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