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區二期綜合管廊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2016年,我市成為全省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目前已在河西南部、江心洲、江北新區核心區建成綜合管廊20.2公里。按照3年考核目標,明年我市將迎來綜合管廊建設“省考”。屆時,全市綜合管廊開工量將達60公里,累計建成超過30公里。

在江北新區,綜合管廊規劃總長度約為241公里,依託浦濱路、橫江大道兩條高壓電力走廊,途經三橋片區、沿江片區、高新大廠片區,形成串聯雄州新城至橋林新城的一心、兩軸、三組團的綜合管廊佈局規劃。

一期綜合管廊已進入試運營階段

江北新區公建中心宋東清介紹,江北新區核心區綜合管廊分為兩期實施:一期工程位於核心區約10公里範圍,已於2015年底基本完成,目前正處於試運營階段。二期工程建設施工里程53.41公里,共涵蓋江北新區核心區及其周邊地區18條道路。目前已開工浦濱路等11條道路、40個工作面,正在進行管廊主體結構施工。二期工程計劃於2020年底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施工。

地下綜合管廊納入管線包括電力、通信、給水、空調管等,管廊主體設置在現有或擬建道路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道路外綠化帶下方3—5米位置,按單艙、雙艙、三艙及四艙斷面形式佈置。

江北新區核心區一期綜合管廊由南京市江北新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負責試運營。目前一期管廊內已納入部分自來水及電力管線,管廊的運用有效減少了路面的開挖,目前管廊試運營良好。

中鐵十七局南京管廊指揮部總工萬磊介紹,在江北新區,為做好核心區綜合管廊建設,由江北新區公建中心與中鐵建/中鐵十七局聯合體共同出資成立的南京市江北廣聯管廊建設有限公司(SPV)已成立。該公司主要負責二期管廊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

新工藝有效解決施工難題

江北新區綜合管廊二期工程的管廊斷面形式多樣,有單艙、雙艙、三艙、四艙及四艙外掛多種斷面形式,且存在交叉口(三層結構)、人員出入口、投料口、通風口、接出口等多種異型結構段,技術難度大;綜合管廊二期工程處於長江漫灘,地質條件複雜;且工程多處跨越河道、隧道、地鐵、城市快速路,安全要求高,施工難度大。

為保證高效、優質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引進了模板臺車、WSP鋼管樁連續牆等優秀技術、工法,實施鋼筋集中加工、樣板引路等標準化作業。據介紹,模板臺車模板體系與臺車體系靈活地連接為一個整體,模板安裝、拆除方便,採用該臺車施工既節約施工成本又加快了施工進度,目前該模板臺車已申請專利。

由於江北新區二期管廊地下大多為淤泥軟土地質,為有效解決對道路周邊構築物影響,預防既有道路開裂問題,項目引進了WSP管樁連續牆(土塞法拔樁)圍護結構施工技術,既減小了對周邊構築路及路面的影響,又加快了工程進度。

對跨越河道、地鐵、隧道、城市快速路等節點,項目部在充分組織專家論證、徵求各管理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優化設計方案,採用先進的JCCP頂管等先進技術方案,解決了常規頂管管節連接處漏水的技術難題。

裝配式、集約、環保等特色造就新式管廊

江北新區二期合管廊結構標準段部分採用“工廠預製+現場拼裝”技術,預製管節接口形式採用構件間有約束鎖緊裝置與工作面壓縮膠圈密封組合連接。採用此技術施工將形成雙流水作業線,可大大縮短施工工期,有效防止因項目後期工期緊張帶來的不利局面。

此外,二期管廊還具有集約、智慧、環保等特點。比如浦輝路示範段道路下入廊管線有電力、通信、給水、再生水、燃氣、汙水、雨水、真空垃圾管、空調熱力管9種,各類管線儘可能組合入廊,實現了入廊管線的高度集成,節約了大量土地。

按照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江北新區綜合管廊結合地表透水路面、生物滯留設備和中央青龍綠帶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在綜合管廊內設置獨立雨水排放艙、初雨收集艙及雨水調蓄艙,通過滲透、滯留、調蓄、淨化、利用、排放地面雨水,促進城市健康水循環。

江北新區二期綜合管廊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綜合管廊建設是城市基礎設施發展趨勢宋東清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飛躍發展,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地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在“地上”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地下”工程的建設卻一直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城市“馬路拉鍊”、 “空中蜘蛛網”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影響了市民的出行,還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開發地下空間,大力發展綜合管廊建設是最好的辦法。其意義在於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從長遠來看,節省了許多綜合費用開支,而且對拉動經濟發展、改善城市面貌、保障城市安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有專家稱,推廣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建設的拐點和轉折點。

江北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未來的城市將是地上城和地下城所構成的“高效率”整體,綜合管廊將成為溝通地上和地下的重要紐帶。目前江北新區周邊地塊仍未開發、市政基礎設施急需改善、大量電力電纜需下地、新建道路需實施高質量的雨汙水配套系統,結合這些實際情況,為適應該片區城市開發的節奏、提高區域市政配套服務水平,綜合管廊的建設十分必要。

綜合管廊的建設完成,將原來分開敷設的給水管道、熱力管道、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等,集中敷設在綜合管廊內,這樣既有利於對它們進行集中管理、維護及監控,也為地區的交通、環境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同時,江北新區綜合管廊的建設使沿線具有了完善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為江北新區建設成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做出了重大貢獻。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姚遐琛 江北新區融媒體發展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