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谈笑间指点风云

耐得住:谈笑间指点风云。

股市里挣钱的人共同的特点就是:耐得住。

耐得住:谈笑间指点风云

看清趋势不难,三岁的小孩也能知道趋势向上、向下,但身经百战的交易商也不一定耐得住。

威廉姆斯靠的是傻等、装死;尼古拉斯·达瓦斯熬不住的时候干脆睡觉;利弗莫尔被称为是最伟大交易商,他也因为熬不住经历了五次破产,最终选择了自杀。巴菲特成为股神,比他们更优秀的地方不在技术、理论,而在“耐得住”三个字。

这些投资界的专家、明星也很难熬得住,可见“耐”这个字是多么的难得。

第一点讲解了透过波动的现象把握趋势的本质,这一点强调的就是如何坚持吃到趋势,这才是难点中的难点,难到让天才的交易商们都忍耐不住,必须用装**自己睡觉、逼自己不看盘的方式来让自己坚持。

好像巴菲特也是不看盘的吧!因为那些波动不影响趋势的本质,却会影响情绪的起伏,干扰自己对趋势的判断,一个熬不住就铸成大错。

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记住这一原则:耐得住。否则趋势与你没有关系。

明白了趋势的本质,并且能下决心耐得住波动的干扰,下一步就是处理买卖点的选择,这就是指点风云。

买卖的关键点位如何确定。

给大家介绍一些投资天才的绝招:

1、威廉姆斯挣得百万美元的唯一一招:爆发行情出现的时候跟进,设下止损等待,装死3天、5天、两周。。。等到最后一刻离场。

2、尼古拉斯·达瓦斯因专著《我如何在股市中赚到200万元》被尊为散户王,其实他一辈子也是“一招鲜,吃遍天”,他是“箱体理论”的创始人。

他发现:价格与增长的交易量的结合是推动股票前进的一个有力的需求来源。在这种趋势中,股票将在一系列被他称为箱体的结构中移动。比如,一只股票将会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如35美元和40美元)之间跳跃,那么这只股票35/40箱体就形成了。

如果股价超过了上例中的顶点位置40美元,特别是伴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他就会购买该股。这种迹象向他证明了股票已经准备好像下一个层次的箱形移动,并具有价格上升的足够需求。如跌破箱底,他将立刻抛出所持股票。股票“箱体理论”是短线操作法宝。

大家要记住哦,这位散户王自始至终仅仅会这么一招哦。这么一招让他无往不胜,如果大家用他这一招,难道不能十拿九稳吗?同样的行为模式得到同样的结果,只要复制达瓦斯的行为模式那就得得到达瓦斯的结果。

他最大的难点和威廉姆斯一样不再关键点的判断上,而在忍住交易冲动的控制上。

3、利弗莫尔的关键点。

利弗莫尔只在大盘是涨势时操作股票,并且选择涨势中的领头羊(领头的版块、个股),他的操作有:正常回撤、危险信号、关键点,三个重要概念。

不剧烈的回调都是正常回撤,他强调这种回撤行情完全是正常的。永远不要害怕这种正常的动作。而一旦出现剧烈的回撤,那就要非常害怕,这就是危险信号;另一个危险信号是:行情冲到一个价位回撤,然后继续上涨时冲到原先价位附近的价位便再次回撤。正常回撤和危险信号其实是把握质变和量变,忍住波动,守住趋势。

关键点:他举例说如果行情从40上升到45,然后回调到40价位的上下三个点之内便继续上涨,此时便可以跟进,这就是关键点。

这一关键点也是十拿九稳的。

不仅仅利弗莫尔用了是十拿九稳,我们的吧主据说也弄得利用这一招中的其中一招,据说也是十拿九稳。

因为这篇帖子不是讲技术的,所以就介绍这么三板斧。够用了。

分享两段利弗莫尔的精彩文摘给大家:

(一)关键点

不论何时,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所说的“关键点”后才动手,我就总能从交易中获利。

为什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的正是标志着行情启动的心理时机。我永远用不着为亏损而焦虑,原因很简单,我恰好在准则发出信号时果断行动,并根据准则发出的信号逐步积累头寸。之后,我唯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任由市场自动展开行情演变的过程,我知道,只需如此,市场自身就会在合适的时机发出信号,让我了结获利。任何时候,只要鼓起勇气和耐心等待这样的信号,我就能按部就班,从不例外。我的经验始终如一地表明,如果没有在行情开始后不久就入市,我就从来不会从这轮行情中获得太大的收益。原因可能是,如果没有及时入市,就丧失了一大段利润储备,而在后来行情演变过程中,直至行情终了,这段利润储备都是勇气和耐心的可靠保障,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行情演变过程中,直至行情结束,市场必定会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小规模回落行情或者小规模回升行情,这段利润储备正是我不为之所动、顺利通过的可靠保障。

正如市场在适当时机会向你发出正面的入市信号一样,同样肯定,市场也会向你发出负面的出市信号--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哪个重大市场运动会在一天或一周内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发生、发展、终结的整个过程。在一轮行情中,大部分市场运动发生在整个过程的最后四十八小时内,这是最重要的持有头寸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持有头寸、处身场内。这一点很重要。

举个例子。假定某只股票已经在下降趋势中运行了相当长时间,达到了40的低位。随后,市场形成了一轮快速的回升行情,几天之内便上涨到45。接下来,股价回落,几周时间之内始终在几个点的范围内横向波动。此后,它又开始延续前一段上涨行情,直至的高度。随后市场变得很沉闷,几天之内都不活跃。终于有一天,它再度活跃起来,起先下跌了3到4个点,后来继续下滑,直到抵达接近其关键点40的某个价位为止。正是此时此地,需要特别小心地观察市场,因为如果市场要确定无疑地恢复原有的下降趋势,就应当首先下跌到比关键点40低3到4点的位置,然后才能形成另一轮明显的回升行情。如果市场未能向下跌破40,这就是一个信号,一旦市场从当前向下回撤的低点开始上冲3点,就应该买进。如果市场虽然向下跌穿了40的点位,但是跌下去的幅度没有达到3点左右,那么一旦市场上涨至43点,也应该买进。

如果出现了上述二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你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标志着一轮新趋势的揭幕,如果市场以明确方式来验证新趋势的诞生,就将持续上涨,一直上升到另一个关键点以上--而且比这个关键点高出3点或更多。

在阐述市场趋势的时候,我没有使用“牛”和“熊”两个词,因为我觉得,一旦在市场行情方面听到“牛”或“熊”的说法,太多的人就会立即联想到市场将在一段非常长的时间里一直按照“牛市”或“熊市”方式运行。

问题是,那种特色鲜明的趋势并不经常发生--大约每4到5年仅有一回--还好,在没有发生此类行情的时候,还有很多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轮廓分明的趋势。因此,我宁愿使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这两个词,它们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即将发生的情形。更进一步地,如果你认为市场即将步入上升趋势因而入市买进,几个星期之后,经过再次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将转向下降趋势,你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接受趋势逆转的事实。反过来,如果当初持有市场处于明确“牛市”或“熊市”的观点,而你的观点又被市场证实,现在要转变思路就难得多了。

结合时间要素记录价格资料的利弗莫尔氏方法,是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各项准则的结果,这些准则为我预期即将到来的重大市场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南。

(2)、最佳动作时机

股票,就像人,也有自己的品格和个性。有的股票弦绷得紧紧的,个性紧张,动作呈跳跃状;还有的股票则性格豪爽,动作直来直去,合乎逻辑;总有一天你会了解并尊重各种证券的个性。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它们的动作都是可以预测的。

市场从不停止变化。有时候,它们非常呆滞,但并不是在哪个价位上睡大觉。它们总要稍稍上升或下降。当一个股票进入明确趋势状态后,它将自动地运作,前后一致地沿着贯穿整个趋势过程的特定线路演变下去。

当这轮运动开始的时候,开头几天你会注意到,伴随着价格的逐渐上涨,形成了非常巨大的成交量。随后,将发生我所称的“正常的回撤”。在这个向下回落过程中,成交量远远小于前几天上升时期。这种小规模回撤行情完全是正常的。永远不要害怕这种正常的动作。然而,一定要十分害怕不正常的动作。

一到二天之后,行动将重新开始,成交量随之增加。如果这是一个真动作,那么在短时间内市场就会收复在那个自然的、正常的回撤过程中丢失的地盘,并将在新高区域内运行。这个过程应当在几天之内一直维持着强劲的势头,其中仅仅含有小规模的日内回调。或迟或早,它将达到某一点,又该形成另一轮正常的向下回撤了。当这个正常回撤发生时,它应当和第一次正常回撤落在同一组直线上,当处于明确趋势状态时,任何股票都会按照此类自然的方式演变。在这轮运动的第一部分,从前期高点到下一个高点之间的差距并不很大。但是你将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向上拓展大得多的净空高度。

请让我举例说明,假定某个股票在50的位置启动。在其运动的第一段旅程中,也许它将渐渐地上涨到54。此后,一二天的正常回撤也许把它带回上下。三天之后,它再度展开旅程。这一回,在其再次进入正常回撤过程之前,它或许会上涨到59或60。但是,它并没有马上发生回撤,中途可能仅仅下降了1个点或者1个半点,而如果在这样的价格水平发生自然的回撤过程,很容易就会下降3个点的。当它在几天之后再度恢复上涨进程时,你将注意到此时的成交量并不像这场运动开头时那样庞大。这个股票变得紧俏起来,较难买到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运动的下一步动作将比之前快速得多。该股票可能轻易地从前一个高点上升到60、68乃至70,并且中途没有遇到自然的回撤。如果直到这时候才发生自然的回撤,则这个回撤过程将更严厉。它可能轻而易举地下挫到65,而且即使如此也只属于正常的回撤。不仅如此,假定回撤的幅度在5点上下,用不着过多少日子,上涨进程就会卷土重来,该股票的成交价将处于一个全新的高位。正是这个地方,时间要素上场了。

不要让这个股票失去新鲜的味道。你已经取得了漂亮的账面利润,你必须保持耐心,但是也不要让耐心变成约束思路的框框,以至于忽视了危险信号。

这个股票再次开始上升,前一天上涨的幅度大约6到7点,后一天上涨的幅度也许达到8到10点--交易活动极度活跃--但是,就在这个交易日的最后一小时,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轮不正常的下探行情,下跌幅度达到7到8点。第二天早晨,市场再度顺势下滑了1点左右,然后重新开始上升,并且当天尾盘行情十分坚挺。但是,再后一天,由于某种原因,市场却没能保持上升势头。

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危险信号。在这轮市场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在此之前仅仅发生过一些自然的和正常的回撤过程。此时此刻,却突然形成了不正常的向下回撤--这里所说的“不正常”,指的是在同一天之内,市场起先向上形成了新的极端价位,随后向下回落了6点乃至更多--这样的事情之前从未出现过,而从股票市场本身来看,一旦发生了不正常的变故,就是市场在向你闪动危险信号,绝对不可忽视这样的危险信号。

在这个股票自然上升的全部过程中, 你都有足够的耐心持股不动。现在,一定要以敏锐的感觉向危险信号致以应有的敬意,勇敢地断然卖出,离场观望。

在分享一篇:

作为散户们最可借鉴的投资成功者,达瓦斯的成长经验尤可借鉴,他历经三个阶段的转换,成为了专家级炒股者。

炒股第一阶段自然是关注周围人推荐的股票,正如很多新手一样,这种随意的系统并没有好的结果。尼古拉斯·达瓦斯陷入频繁交易的怪圈,曾一度持有30只股票,战绩非常糟糕,每周平均损失100美元

此后,达瓦斯开始自己研究信息。开始订阅股市资讯,关注财经信息,进入炒股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开始盲目购买专家推荐的股票,又亏了不少钱。

为了更好了解交易所语言和华尔街的言论,达瓦斯开始尽可能地阅读所有关于股票市场和投资的书籍。他曾说,自己阅读了超过200本股市和伟大投机者的书籍。

他决定按照市场自身行为来采取行动,并开始认真地研究股票间价格变动。他通过研究过去的股市指南和价格图表寻找某种模式、价格行为和它们的实际表现。

他继续用着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在一起,后来形成了他的“箱体理论”。如此便进入了他炒股的第三阶段,自我炒股模式形成的阶段。

不是好为人师,而是确确实实想给一些迷茫的人指一条路。

当我迷茫的时候,得不到任何指引,心中的煎熬只有默默承受,苦不堪言。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才对同样面临迷茫的人感到特别的同情。我知道,功力不到这一步,怎么讲也不会懂,但我还是想将真实的东西告诉大家。

我最大的第一个进步:彻底舍弃基本面,专注于纯技术。

这一点是很多人从根本上无法接受的,这与他们接受的理念完全相违背。人们认为市场受政策、经济、消息、财务数据的影响,其实这些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市场背后有操纵一切的庄家存在,庄家是存在,但操纵一切的情况不存在,操纵一切的只有市场本身的规律。在规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最大的第二个进步:彻底放弃波动而顺应趋势,无为而治。

这一点看似平易,但一般人绝对做不到,也绝对不能真正听懂。但技术研究到最终极,无法突破的时候,突破口就在这里。我技术达到自己的顶峰而无法突破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用了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最终突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步之差让自己半步难行,这种痛苦不是亲自经历过,谁能体谅。

我知道这一点,技术不是炉火纯青而面临最后关口不会真懂,但我还是分享出来,放在这里,谁知道是不是正好有发展到这一步遇到这个难题的人呢?如果有,这份付出不也就值得了吗?

如果说是为了自己考虑,那就是好久没写东西了,害怕自己文笔生疏,写点东西练一练。

不管有多少人知道65楼那个图形,能够付诸实施的永远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不可能出现趋同交易的。人性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信,你问问自己,这种信号出现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果断进场吗?很难的,要么对这些信号不屑一顾,大笑这些信号的无用,要么将信将疑不敢行动,能果断遵守就是天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