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三國時期能讓孫權懼怕的人不多,不過巧合的是有一對好哥們都讓孫權懼怕不已,這對好哥們就是張遼和關羽。孫權怕張遼是被張遼打怕了,畢竟逍遙津之戰差點被張遼活捉說出去實在丟人,若干年後張遼和曹休駐防海陵臨江時,孫權知張遼至此,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擋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對於關羽孫權就不僅僅是懼怕了,甚至還有憤恨!怕是因為關羽駐防荊州十餘年,雖然孫權對荊州志在必得,但是有關羽在,孫權懾於關羽威名加上關羽防守得當,孫權一直無從下手也沒有機會下手。

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孫權怕關羽還好理解,但是孫權會憤恨關羽?是的,不僅恨而且這種恨有可能還在對關羽的懼怕之上,為何這麼說?《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不約而同的說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孫權向關羽求親被拒絕:《三國志》中是這麼說的“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演義中說得更加具體: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併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瑾抱頭鼠竄,回見吳侯;不敢隱匿,遂以實告。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便喚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

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這個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打孫權的臉啊,而且打得很疼:孫權是一國之主(雖然當時漢室還在,但孫權已經是事實上的三大巨頭之一了,稱為一國之主也說得過去),關羽只是和孫權地位平等的劉備手下大將(就算是二弟身份也比不上孫權),以孫權之尊主動為兒子求娶關羽之女,從彼此身份來看孫權可以說是屈尊了,何況雙方當時還是盟友。可是關羽為人太過孤傲,你不同意就算了吧婉言拒絕就可以了,又何必惡言相向!說實話這話很難聽,一國之主被關羽說成“犬”,這話擱誰誰都受不了,孫權簡直是顏面盡失!難怪他要大怒並想出兵找回場子。孫權對關羽的恨其實就是這件事情埋下的,要說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襄樊之戰孫權偷襲荊州,關羽麥城突圍不成在臨沮被擒,《三國志》中一筆帶過“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演義中要詳細一點:“遂命推出,於是關公父子皆遇害。”,“正說間,忽報吳兵在城下,將關公父子首級招安。王甫、周倉大驚,急登城視之,果關公父子首級也”。看清楚沒,孫權應該是直接將關羽斬首的!這麼說各位可能還不太明白,但是可以對比下曹操是如何殺呂布的““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後梟首”。這樣一對比也許各位就明白了:曹操是先將呂布縊死(也就是吊死)然後才梟首也就是斬首,關羽則是直接斬首!或許有人會問怎麼能確定孫權沒有先將關羽縊死再斬首?其實很好判斷,以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對關羽如此推崇,如果孫權是先縊死再將關羽斬首的話,演義中一定會提到。

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估計有人會問,先縊死再斬首和直接斬首有區別嗎?區別大著呢!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說”刑不上大夫“,其實說的差不多都是一回事,那就是縊死雖然比斬首痛苦,但可以保持死者最後的尊嚴,要知道死無全屍可是對死者極大的不尊重!曹操的胸懷孫權可比不了:曹操雖然差點命喪呂布之手(濮陽之戰時),但是曹操依然給了呂布最後的尊嚴給呂布留了全屍(至於縊死後再斬首那是為了立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孫權對關羽有多恨?從呂布和關羽之死的不同也許可以看出來

孫權直接將關羽斬首也就是說沒有給予關羽最後的尊嚴,從這個細節也許可以看出來關羽一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把孫權得罪得有多狠,以至於孫權選擇了這樣直接簡單粗暴的方式結束了關羽的性命而沒有留一絲尊嚴給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