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是要擁有這幾種能力

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是要擁有這幾種能力

身為成人,我們經常反思:

究竟追求什麼才是人生最終目標?

是考取公務員,找份高薪工作?

還是取得名利雙收的成功?

或者是獲得幸福安寧的一生?

養育孩子過程中,也時常思索:

什麼能力可以讓孩子從容應對生活的意外,

在將來處理好事業、愛情、家庭之間的關係?

什麼能力可以讓孩子在競爭的成與敗中,

仍然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什麼能力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內心的喜悅和寧靜,

安心地做自己,

而不是去追逐按世俗的標準界定的成功?

積極心理學提出了“幸福力”的概念,認為幸福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能力。幸福力是一種讓自己幸福,並將快樂傳遞給他人的能力,常常表現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面對逆境,並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

曾有媒體報道:中國孩子的幸福感全世界最低。姑且不論這則報道的真實性及是否有數據參照。至少這樣一個言論,並不讓人驚訝。我們給孩子無數教育,唯獨忘了要教他們如何幸福。

主講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幸福課》的老師本-沙哈爾將幸福定義為:“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因而,純粹追求享樂,或是純粹地追求成功,都不能夠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沙哈爾博士

心理學家Trevor. Mazzucchelli及同事共研究了1353名學生,結果發現,擁有幸福力,積極參與讓自己開心的活動,敢於挑戰新事物,“輸得起”,獨立生存能力強,非常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各項能力。

心理學家Andrew Oswald長期跟蹤研究15197名青少年發現,

擁有幸福力,經常保持積極心態,並且生活滿意度高的人,十年後的收入會更高,更容易獲得成功。

一項綜合了225篇論文,涉及全球275,000個人的研究也發現:成功未必能讓你快樂和幸福,但擁有幸福力,卻容易收穫幸福和快樂,激發成功!

那麼,提升孩子的幸福力,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培養幸福力要素一:積極的態度

力克·胡哲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經三次嘗試自殺。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決定以“激勵他人”為生命目標後,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非營利組織,實行各種創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給予(接受)數百萬個擁抱,自稱為“擁抱機器”。

他在2005年被提名為澳洲年度青年楷模。出版過兩片暢銷全球的DVD,寫了兩本書,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則在2009年獲“門柱影片計劃”最大獎。

可見,幸福的生活並不是由現在你所處的環境決定的。在你產生“我能夠變得幸福”、“我很幸福”這樣積極態度的瞬間,你就會發現此前從未發現的幸福。

積極心理學家們正確地把握讓人們變得幸福的原因,並以使這種原因與生活接軌為目的進行研究。他們發表了以下研究結果,即:積極的心態能促使人更接近幸福,越積極的人走上成功人生道路的概率也就越大。

如果讓孩子從小樹立了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麼長大後他們也越容易收穫幸福和豐碩。

積極的思考方式不會在短時間內養成。此外,童年時代的生活習慣在長大成人之後也經常會出現。所以,從小時候開始就應該培養孩子建立起積極的思考方式,這是父母需要努力的重點。

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是要擁有這幾種能力

培養幸福力要素二:真正的投入

你們家孩子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做作業的時候,一會兒玩玩橡皮,一會兒看看電視;但是隻要一玩上電腦或者ipad,就目不轉睛,好幾個小時動也不動?

很明顯的,孩子在玩電腦的時候進入了“投入”的狀態。但奇凱岑特米哈伊將這種投入稱為“假性投入”。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像是一種投入,但不會有任何的長遠發展,只是一種單純追求快樂的行為。“假性投入”也能讓人感受到瞬間的快樂,但隨後幸福的感受並不會隨之而來。

幸福只有在“真正的投入”之後才會到來。

真正的投入是一種向自己的夢想與目標不斷靠近的“自我實現型投入”。這種自我實現型投入是一種能夠決定生活質量與幸福質量的投入。自我實現型投入在投入的過程中或許會伴隨有痛苦艱難的情況,但此後便會帶來快樂與自我的發展。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童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投入各種事情的程度,決定了他們今後所能經歷的真正投入狀態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