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高考阅卷:高考分数是怎样判出来的?这样答题必得高分!

探秘高考阅卷:高考分数是怎样判出来的?这样答题必得高分!

点上方蓝字,关注“高考资讯站”

高考动向、政策、资料免费享!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 ,考生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进行最后的冲刺。那么,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最后的高考结构呢?

那就是阅!卷!。因此,今天站姐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高考阅卷的老师、高考阅卷流程及各科目备考注意事项,助力各位考生取得最后的胜利!

探秘高考阅卷:高考分数是怎样判出来的?这样答题必得高分!

高考阅卷评老师

据教育部介绍,高考试卷评卷员以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教研人员为主,不仅要熟悉所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内容的要求,并且年龄不能超过55岁,最重要的是没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高考。

对于评阅分值较大、主观性强的题型,例如作文、论述题、计算解答题等,评卷员必须要有3年以上教学、教研经验和一定评卷经验,同时还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往往是由一线中学老师和高校博士生组成。每天阅卷前,会有非常严格的安检,阅卷区有武警把守,像手机这样的通讯设备是“绝对不允许带入阅卷现场的”。老师们只能带笔和纸进入。

高考阅卷过程

目前高考阅卷都是以电脑阅卷为主,以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为例,每篇作文都是由两个评卷员进行评阅,如果两个人给出的分数加起来,评卷误差大于规定的分值,就要交到第三方进行评阅,如果误差仍然大于规定分值,将由学科评卷组组长进行评阅,直到分值达到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评分才算合格。

如今在电脑网络化监控过程当中,大组长、小组长和阅卷老师之间是打通的。家长们可以放心,目前这种阅卷误差度,是在语文阅卷允许误差度之内的。

写了就给分?不可能

对于网上传言的,“写了就给分”的情况,高考绝对不会有胡乱给(扣)分的现象,也不会有因为字迹潦草而扣分或者不给分的情况,因为整个阅卷过程还是本着尊重考生、体谅考生的原则,不会让考生的努力没有结果。

一定要写清楚主要的运算过程和重点步骤,保证计算准确。“有些考生答题时选择方法正确,步骤也较全面,但是最后的运算失分,是很可惜的。”

探秘高考阅卷:高考分数是怎样判出来的?这样答题必得高分!

各科应该如何应对

语文

1.简单题目更要仔细认真。尤其是,名句默写、字音、词语、病句、句子衔接等。

2.做文言文部分,应在通读基础上再去做断句和翻译。断句时,注意实词和虚词相关联,断句断的是句,不是词。

3.认真审题。比如一道题问的是春天的时节,答案是“早春”,而有考生错答为“春天”。

4.作文题目。不要漏写,更不要擅自改变。

5.什么样的作文会是高分?是辩证看待了老实与聪明,并且将社会新闻事件融入其中,能够结合运用点评,谈出真知灼见的作文。“不再是往年仅仅陷入文字优美套路作文的那种作文”,这样,通过作文老师便可以看出你并不是一位书呆子,而是关注生活、能够学以致用的人。

数学

1.检查关键结果。解题过程中得到关键结果,要审查一下这个结果有没有错。一旦出错,后面的解答也是费力不讨好。

2. 难题不要怕,会多少写多少。高考数学评卷的主观性很少,评分细则都是细分到每一分,就算不会做,写几个公式也能拿分。

3.“做快”≠“做对”。数学高考应先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狠抓基础题,先小题后大题,确保一次性成功。

4.数学没有倒扣分,不确定大题不要涂掉。考试结束前几分钟,切记不要草率地把怀疑做错的大题的解答过程从答卷上涂掉,此时如果还有题目没有做,那么直接把你的分析过程写在答卷上。

英语

1.注意把握篇章的整体信息,充分考虑语境线索的提示。

2.注重常用词汇和句型的正确使用。

3.仔细审题并提取重要信息点。

4.有效适度地使用从句和连接词。

5.写作类题目不要照抄原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意思。

物理

1.实验题中最后答案的有效数字要求非常严格,答题时对于题中要求取几位有效数字要注意看清楚。

2.警惕容易题目失分。考生在训练时解易题一定要将过程和结果写出来。

3.物理的大题部分基本是靠公式来得分的,考生要寻找关键点来列方程,列对了方程和公式就会有分得。

4.在最后几天里,建议抽时间到实验室去动动手,将往年的高考实验题部分的实验操作进行一遍。

化学

1.化学专用名词不能写错,建议考前几天多翻翻课本,再熟悉一下基本名词和实验装置。

2.防止化学用语表达错误,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漏写、写错,方程式没有配平等。

3.注意有机物结构式书写错误,多个“H”、少个“H”的情况都不少见。

4.注意答题的文字表述清晰明了,如果字迹潦草条理不清,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判断。

生物

1.一些涉及因果分析、推理的题目,考生应该注意表达的清晰。

2.答题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别字,特别是专有名词。

3.实验题注意审题,把握题目中给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信息。

历史

1.发散思维。主观题部分要多写,但不是围绕一个角度写,要获得多个要点,从多角度回答。

2.利用好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

地理

1.审题清楚,获得有效信息,表达专业,不要泛泛而谈。

2.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不相关。

3.安排30-35分钟解答地理科的非选择题。综合题答题要有条理性,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表达口语化,注意错别字。

政治

1.认真审题,思维缜密。对于较为熟悉的题,不能凭感觉去答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需要花一两分钟去审题。

2.思路清晰、有条理、符合规范。关键词、观点术语等一般摆在第一句,先将原理写出来,在联系考题里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在各个原理前要标上顺序。

3.在综合性大题中需要将多个考点穿插起来的,要有清晰的分解点。

平时的测验、练习、模拟,常常以知识点为基础命题,而高考则是以“能力立意”命题。所以,即使是个“填空题”,实际上也包含着一个能力的问题。相信各位面临高考的同学们,了解到高考的有关”“真相”后就能在最后这时间里更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能力,弥补不足,并在高考中占得一份先机,少丢一些分,取得好的成绩!

探秘高考阅卷:高考分数是怎样判出来的?这样答题必得高分!

文:整理自高中生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