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2014年9月,新招考改革浙江、上海拉开序幕;2018年9月,新招考改革将在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进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开始打造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育人体系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实践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个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的智能教育时代悄然来临。

如何将智能技术与“育人”结合,培养适应未来与创造未来的人才?学校如何普及个性化教育?

顺应中学校长与英语老师的需求,2018年6月10日-11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北京天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教科院《新教育》校长共同体协办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研讨会在深圳圆满召开来自广东、云南、贵州、浙江的400多名校长、教学副校长、英语教研员、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七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新高考,分享了英语教学变革、智能技术在英语教育中深度融合与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分享了选课走班、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干货”满满!与会人员对会议作出高度评价,其中一位参会老师在会后感言中写到“畅言明智,人文化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的黄刚老师就浙江考改与课程设置、新高考态势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变化进行了分享。他对比分析了浙江新高考政策及广东即将实施的新高考政策,并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而就新高考下的英语教学问题,黄刚老师认为新高考变的只是一种形式,不变的是教育内涵,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天学网副总裁丁玉国先生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英语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分享,结合一个个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这样一组数字让人印象深刻:两年前,贵阳某中学学生英语听力满分率为20%,两年后,达到了60%。从具体的数据中发现,学校与天学网双方共同协作开展个性化教育,能够显著的帮助学生提能提分。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天学网董事长汪福安先生在报告中提出了智能时代人才的知识与能力模型,同大家分享了如何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包括育人新体系、新教学模式变革,以培养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人。汪福安先生指出:“天学网致力于做智能时代新教育的领导者,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从个性化教育中受益,创造幸福。”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上海宝山区教研员徐继田老师围绕英语听说语篇教学分享了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提出了听说循环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展示。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天学网新教育研究院高级教研员王小晴老师围绕基于听说语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做了分享,王小晴老师认为英语教学不应止步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老师还可以做一些更有趣、更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如文化的熏陶、品格的培养、思维的培养、能力的养成等,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意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清华大学语音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天学网副总裁刘志对广东听说测评技术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分享了听说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备考策略,现场爆出很多机考评分的“猛料”。刘志先生还特别强调,老师们要正确处理机考评分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要重视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对机考提分的策略与技巧通过高考前短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就能有效解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郭华老师作为一名一线老师代表与大家分享了教学中开展听说教学和高考备考的心得。她认为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一、高二不要冲着考试来做教学。英语教学既要重视高考又要超越高考,其中,听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能综合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结合课例做了详实的展示。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智能教育”首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会议的最后是沙龙环节,来自惠州一中的游晓琴、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的张静静、茂名市第一中学的郭贤良三位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并与现场的专家就英语听说机考评分、听说训练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等问题进行交流。尤其对机考评分原理这一块,更是成为在场专家和老师们讨论的焦点,直到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

温馨提示:

近期,天学网会将部分专家的演讲报告整理成文并发布,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