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季”持续升温“吕梁游”全面开花

上半年吕梁接待国内旅游者2597.32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1.56亿元,同比增长29.98%;旅游总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29.98%。

本报讯今年的6月21日,随着“蔡家崖”号列车的开通,吕梁的红色旅游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截至7月7日,吕梁红色旅游景点共接待参观人数10万余人次,创历史新高。来自吕梁市旅游部门的数据: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3081人次,同比增长5.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6.7万美元,同比增长4.26%;接待国内旅游者2597.32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1.56亿元,同比增长29.98%;旅游总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29.98%。

2017年,吕梁市启动了“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吕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旅游季系列活动,出台了“奖、免、补”等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推出了“绿白红黄”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开展了特色鲜明的旅游节庆活动,完成了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旅游总收入达到389.24亿元,同比增长32.89%,增幅全省排名第二,旅游人次数和总收入取得了双增长。今年,吕梁借势而上,4月15日,开展了“2018吕梁旅游再出发”旅游季活动,推出了“集票免费游”“集赞免费游”“集赞赢褐小美”等优惠大礼包。按照《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数据》分析,当天吕梁市为游客在交通、门票、午餐等方面送出“优惠大礼包”共计500余万元。6月21日,兴县借助“蔡家崖号”列车的开通,推出了“2018吕梁旅游再出发”旅游季系列活动——“乘蔡家崖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暨第二届“红色兴县”旅游活动。截至7月7日,吕梁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就突破10万人。其他县(市、区)也通过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媒体渠道,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助推了吕梁旅游红红火火、全面开花。

大旅游是吕梁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围绕这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浓郁的旅游发展氛围。

一是多措并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从今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6:55分、中央四台国际频道21:58分播出吕梁天气预报,配图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在北京天安门东地铁站展出吕梁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图片;举办了吕梁市第二届“贾家庄杯”导游大赛,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48名导游参加了角逐,获奖的优秀导游参加了山西省首届“大槐树杯”百名金牌导游大赛,5名导游员荣获“金牌导游称号”并获得每人2万元的奖励。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旅游环境。完善了《吕梁市大宗旅游接待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降低奖励门槛,提高了旅行社组织境内外游客来吕梁旅游的积极性。大力普及《旅游法》等法律法规,重点抓好《山西省旅游条例》和《导游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强化导游人员管理和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全市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十大特色镇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重点打造岚县“土豆花开了”、临县“枣儿红了”、离石《沟梁上的土疙瘩》等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特色旅游名镇、品牌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产品。今年7月、11月还将开展两次乡村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客栈的评选工作,计划年内创建50个乡村旅游景区,100个乡村旅游客栈。

四是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动能。全市继续深入推进重点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在实现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景区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7月9日,吕梁市政府与山西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旅游景区开发、产业基金设立、平台公司组建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吕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强化综合监管规范旅游市场。全市遵循“安、顺、诚、特、需、愉”的目标,加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开展了专项整治“利剑行动-1”,紧盯“不合理低价游”等行业顽疾不放松,进一步规范了旅行社及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开展景区(景点)和旅游秩序专项整治,旅游景区“脏、乱、差”现象得到全面彻底整治,打造了文明规范旅游市场新形象。目前,暑期已经来临,全市将启动第二个旅游季,以红色游、纳凉游、研学游、美食游、养生游、亲子游等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刘小宇 王艳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