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熱情不減 7月初摸底逾百公司

儘管7月初A股市場持續調整,機構依然積極走訪調研上市公司,謀求新的佈局思路,絲毫沒受市場下跌的影響。在近8個交易日裡,滬深兩市共有125家公司披露了機構調研記錄。

7月初機構調研逾百家公司

進入7月,A股市場持續調整,滬指昨日跳空下行,收盤大跌1.76%,再度失守2800點關口,收報2777.77點;深成指大跌1.97%,險守9000點關口,收報9023.82點,兩市合計成交3411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跌。儘管如此,機構依然積極走訪調研上市公司,謀求新的佈局思路,絲毫沒受市場調整的影響。《投資快報》記者通過數據梳理發現,在近8個交易日裡(7月2日至7月11日),滬深兩市共有125家公司披露了機構調研記錄。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目前A股市場還是弱勢震盪格局,但是步入素有“翻身月”之稱的7月份,或許會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機構試圖通過調研挖掘出存在估值修復機會且具有相對配置價值的標的。

在機構調研的125家公司中,有近20家公司為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具體來看,中順潔柔(68家)、新洋豐(27家)和石基信息(23家)等公司期間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達到20家及以上,成為上週最受機構關注的標的。此外,華測檢測(18家)、遠興能源(16家)、中環裝備(15家)、天虹股份(14家)、溫氏股份(12家)、森馬服飾(11家)、濰柴動力(10家)、大族激光(10家)、寶新能源(10家)、北京文化(10家)等公司期間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也均在10家及以上,投資機會備受機構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陽光私募上週參與調研的16家公司中,中順潔柔期間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居前,達到10家,天虹股份(5家)、新洋豐(4家)、濰柴動力(3家)、溫氏股份(3家)、石基信息(2家)、森馬服飾(2家)和華測檢測(2家)等公司期間也均獲得陽光私募的關注,參與調研的私募機構家數均在2家及以上,顯示出私募基金調研熱情逐漸上升。分析人士指出,在近一個月A股市場持續震盪下行後,私募機構對於市場點位、估值的信心反而大幅上升,並創近半年以來新高。

中小創公司接待機構調研頻次高

從特徵上看,中小創、穩健增長的業績以及低股價成為近期機構調研的三大特徵。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機構調研的125家公司中,中小創公司成為機構調研重點,89家公司均為中小板或創業板公司,佔比逾七成。

大族激光上週連續5日合計接待8批次機構,為收穫調研頻次最高的公司,濰柴動力次之,公司於7月3日至4日共接待5批次機構。值得一提的是,7月6日次新股銳科激光披露公司前一週開展的3場調研活動,這也是公司上市後首度披露調研記錄。銳科激光於今年6月25日登陸深交所,目前已連續收出12個漲停(含上市首日表現),最新股價為172.27元/股,尚未打開一字板。

業績方面,在上述被機構調研公司中,有54家公司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其中51家公司中報業績預喜,佔比94.4%。蘇寧易購、中糧地產、杭氧股份、金達威、金科文化、名家匯、國聯水產、元力股份、中海達、晶盛機電、遠興能源和北新建材等公司中報淨利潤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

從股價方面看,截至上週五,A股平均股價為13.8元,在上述125只被機構調研的個股中,有55只個股股價低於13.8元。*ST中絨(1.63元)、遠興能源(2.71元)、新鄉化纖(2.96元)、恆星科技(3.02元)、搜於特(3.42元)和滬電股份(3.82元)等個股股價均低於4元。

對此,安信證券表示,成長風格和創業板有望引領7月份市場反彈,A股邁入“重建”階段。伴隨著流動性預期和創業板盈利的邊際改善,疊加降成本、補短板政策的推進,創業板有望引領市場突出重圍。行業重點關注計算機、軍工、新能源汽車、電子、創新藥等。

化工行業成為關注重點

從調研行業來看,接受調研家次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化工、汽車、機械設備。化工行業成為機構關注的重點,有11家化工行業公司接待了機構調研,佔比約15%。其中,化工行業代表性個股有新洋豐、遠興能源、榮盛石化。汽車行業代表性個股有濰柴動力、海源機械、亞威股份。機械設備行業代表性個股有石化機械、晶盛機電、金風科技。

新洋豐上週接待了27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博時、華夏、鵬華等多家知名公募基金。新洋豐方面對我國複合肥行業前景進行了展望,指出當前複合肥行業的現狀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產能過剩,二是農民購買力下降,三是土地規模化經營、核心競爭要素變化。目前,複合肥行業競爭格局白熱化,但到2020年時,競爭格局可能會逐漸穩定,2018年至2020年是行業的分水嶺。

新洋豐日前發佈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5.17億元至5.60億元,同比增長20%至30%。公司方面在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上半年新型肥料市場拓展與收入持續樂觀。受環保從嚴、供給側持續改革影響,2018年以來磷肥產業景氣度回升明顯,磷銨價格上漲增厚盈利,進一步推動公司磷肥板塊盈利增長。

遠興能源上週接待了16家機構調研,公司方面主要介紹了未來的新增產能情況。遠興能源方面表示,公司博源聯化甲醇裝置已於2018年4月份全面恢復生產,目前運營情況正常。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學在建的40萬噸/年精品小蘇打項目預計2018年底建成。公司在建興安化學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項目預計2018年8月份建成試車。公司參股34%的烏審旗蒙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800萬噸/年納林河二號礦井及配套建設相同規模的選煤廠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

業績方面,截至目前化工行業共有158家上市公司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繼續盈利、扭虧為盈、盈利小幅增加、盈利大幅增加)上市公司108家,佔比66.46%。個股方面,按預告淨利潤增幅上限看,排名居前的有國創高新、廣匯能源、岳陽興長、*ST天化、華軟科技。

機構調研蹤跡

中順潔柔:加強推廣非捲紙類和高端高毛利產品

機構投資者:公司如何在率先提價的情況下增加銷量?

中順潔柔:公司主要通過以下方面提高銷量:1、根據不同SKU產品的特性及其市場反映度,調節提價幅度,做到精準提價;2、完善渠道建設:繼續加速渠道下沉,開拓空白區域,同時也不斷提高公司產品在已有區域的覆蓋率和滲透率;3、依靠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進一步強化公司產品競爭力,創新延伸更優質更具銷售賣點的產品品類。

機構投資者: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原因?

中順潔柔:1、公司從2017年10月起開始逐漸收縮促銷力度,2018年1月開始進行產品提價;2、積極調整品類結構,大力提升高毛利產品的銷售佔比,提高了產品的平均噸單價;3、管理層優化管理機制,更加合理地管控制造費用,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降低生產成本;4、根據市場變化及生產需求,動態調整採購節奏和預留庫存漿板,有效降低採購成本;5、銷售團隊如營業所、城市經理等考核指標增加利潤的評分,實現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有效結合,激發業務人員的狼性。

機構投資者:近年來公司非捲紙及中高端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公司對未來非捲紙及中高端佔比的目標?提升空間在哪裡?

中順潔柔:隨著消費升級,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愈加註重產品的品質與多功能性,公司也在根據發展情況適當淘汰低端產品,不斷加強推廣非捲紙類和高端高毛利產品,這也是遵循了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公司具備優秀的研發團隊,研發能力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通過不斷創新產品品類,推動產品升級、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有利於非捲紙和高端產品的佔比的提升,也有助於公司實現盈利水平提升。

華測檢測:貿易保障和計量校準是公司穩定的利潤來源

機構投資者:公司如何應對行業下滑的風險?

華測檢測:檢測業務基於社會對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等的相關需求與規定而產生,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保證需求及環保需求已成趨勢。隨著社會分工細化,整體行業下滑的可能性較小。同時,華測是國內體量最大、佈局最全的企業,擁有較強的技術能力,能夠快速協調更好地應對行業風險。

公司目前的貿易保障業務主要基於歐盟法規的管控體系,客戶也大多數是出口歐盟的企業,美國佔比較小,對公司影響不大。

機構投資者:公司收購的思路是什麼?

華測檢測:公司以後的併購會更加慎重,併購前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並在併購伊始就開展融合計劃,從法人治理、財務管理、風控管理、業務整合等多角度採取一系列併購整合措施。國內會考慮優良資質的國資背景改制企業,公司最近收購的方圓電氣使公司進入電器低壓/中高壓檢測領域,有利於完善公司的戰略佈局。其次關注的是海外消費品檢測領域的實驗室,通過併購海外實驗室,在當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任度,幫助公司獲得國外知名品牌客戶的認可、拓展國內供應鏈廠商的業務發展,增強公司的協同效應。

機構投資者: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長點?

華測檢測:由於政策的影響,未來食品和環境的市場需求還將持續擴大,食品和環境依舊是公司重點發展的領域。公司的汽車檢測業務主要是研發階段的檢測,現階段汽車廠商競爭加劇,新車型新研發增多將帶動公司的汽車檢測業務需求。貿易保障和計量校準是公司穩定的利潤來源。同時關注新興領域,如有市場機會,無論是通過內生增長還是併購,公司都會大力扶植。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號【tiantianjijin18】,每天為您提供基金交易、淨值、排行、資訊等全面理財服務,超5600只基金,申購費全面1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