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7月6日,第二十四届兰洽会分项活动——“2018校企合作暨职教论坛”在兰州新区举行。当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成为众多参会客商眼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来兰州参加兰洽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建设速度。”苏州高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明说。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各职业院校受办学条件限制,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我省在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基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旨在打造高水平、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核心区。

“腾笼换鸟”“出城入园”……通过几年的建设,我省走出了一条职教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 办学条件大改善 “双高”职教园区正在形成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能在这片土地上大鹏展翅实属不易。”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规划者感慨地说。

回忆起这种不易,兰州能源化工职业学院院长吴兰州颇有感触。7月6日在接受《兰州新区报》记者采访时,吴兰州对于一路艰辛走来后的欣喜溢于言表。他清楚地记得2015年6月23日参加职教园区动工仪式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为了让全校教职员工对职教园区有全面的了解,让他们破除后顾之忧,也增强他们对于未来继续从事职教事业的信心,他于2016年1月5日和2017年1月7日先后两次组织教职工参观建设中的新区职教园。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教职工切身体验,深入了解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带着期待,记者走进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这里的教学楼、综合楼、公寓楼等构成的主体建筑群巍然耸立高端大气;现代气息十足的风雨操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学校的环境特别好,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设施齐全应有尽有。”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学生任彪说。

“当时学校面积80多亩,操场只是一个200米的跑道,好多体育活动都没法开展。现在学校有二十多块篮球场地,还有网球场地、乒乓球场地,设施非常完善。刮风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到体育馆活动,不受外面天气制约。”在风雨操场打篮球的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的体育老师李学说。

对于从天水来新区上学的2017应用化工二班的郭毅武而言,4人一间的住宿条件,让他颇为满意。当然,最让他开心的是能够在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学习。学校对他们进行订单式培养,将来的就业不存在问题,谈到这个问题,郭毅武脸上满是自豪。

“就拿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来讲吧,学校以前的实训场地只有60个平方米,进入职教园后增加到200多平方米,设备也做了更新。”甘肃财贸职业学院艺术系实训中心主任徐润焕说,“学校现在基本上都和企业做对接,学生毕业后直接和企业结合,就可以上机操作。这些以前根本达不到,如今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常态。”

对于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建设的变化,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经管系电子商务专业2017级的同学们深有体会。7月6日上午,刚下课的关亮亮、吴清远等同学谈了各自的入校印象,总结起来就是:校园足够大,饭菜超好吃,住宿足够好,开放式的校园,比主城区的一些大学的环境还要棒。当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小愿望,希望学校延迟夜晚熄灯时间,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据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李伟介绍,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分为省统建“三校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商贸职业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公共资源共享区)、市统建两校(兰州理工职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六所自建院校(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兰州工业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三部分。规划面积约16.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3万亩,总建筑面积414.17万平方米,学生规模15万余人,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省统建“三校区”建筑面积79.93万平方米,投资概算35.86亿元;市统建两校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投资估算56亿元;六所自建院校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投资估算91亿元。建成后的职教园区,将形成“一园”(31所中、高职院校入驻,学生规模15万余人的兰州新区职教园)、“一区”(公共资源共享区),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园区。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自2015年6月23日开工奠基,2017年9月17日省统建“三校”、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四所首批入园院校正式入驻,入驻学生3万余名;自建院校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工业学院新校区分别于2017年9月15日、10月15日、11月8日、11月16日开建;其他自建院校不同程度开展项目开工准备工作。按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院校办学特色,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国际范”的职教园区正在形成。

  • 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腾笼换鸟” 重获发展新动力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在学校硬件环境改善的同时,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身份的变化,带来的是教育资源的集聚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办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挑战。

作为报考的热门学校,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由七所省属院校整合而成,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公立财经类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新学院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12亿,2017年共招收中高职新生2350人。新园区、新校园、新目标、新发展,7月5日接受《兰州新区报》记者采访的甘肃财贸职业学院院长周和平,用“四新”和六大优势来概括了目前的院校发展情况。他介绍说,“原来我们这七所学校,占地最大的只有80亩地,最小的只有三层楼,校园面积都很小,教学设备设施包括体育场都不完善。搬迁入园整合提升以后,首先是办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现代化智能化的校园,建设得很漂亮;其次是学校升格上了层次。升格以后,对于人才的培养层次也提高了,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三是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今年,通过新增6个对口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学院高职专业将达到16个,高职招生计划3200人左右。到今年下半年,学院中高职学生将达到8000人;四是对接产业和行业。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职教人才更接地气;五是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各部门都尽力为职教学院创造条件,保障职教院校全面发展;六是贴心服务。兰州新区为职教员工提供吃穿住行配套服务,让广大职教员工安心职教事业,教书育人。”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甘肃省卫生学校,被誉为“陇原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老校区搬到兰州新区职教园后,不仅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亩扩展到现在的1050亩,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更是远超以前。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院长任晖称,“学校将围绕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进行建设,最终建成数字化智慧型校园。”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院长吴兰州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建设,是我省这几十年来做得最大的教育建设的一项综合性工程。中高职一体化既是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兰州新区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的需要。兰州新区需要职业院校的大力支持,目前,很多企业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也非常关注。

  • 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实现信息资源集聚共享

不同于传统建校即每个学校建有独立的图书馆、操场等,职教园里的学校会有一个共享区——将礼堂、图书馆、活动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达到共享。

据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李伟介绍,为有效服务职教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决定在职教园区核心地带规划建设公共资源共享区。共享区占地676亩,建筑面积19.23万平方米,由公共实训中心、公共图书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卫生保健中心、教师单身公寓、商业服务中心等功能区组成。以智能信息平台为载体,构建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教学环境高质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集聚共享,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园区”。

另外,为了完善园区共享服务功能,园区依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专家团队推进制造、控制、信息、服务、安全五大技术领域实训中心建设;加快与上海同济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共建甘肃省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西北中心),打造我省对接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实验平台;建设“全省技能人才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甘肃省产教融合基地”,为园区教学改革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以“创新”为理念,以“共享”为核心,以“互联网+职业教育”为驱动,依托园区智能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园区“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库,把园区教育资源统筹在一个平台上来,把共享改革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师生资源、校企资源集聚效应。

7月6日成功举办的第24届兰洽会兰州新区2018校企合作暨职教论坛,是校企资源集聚的一次很好的实践,也标志着我省在职教院校落实世界银行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实践证明,在合作成为共识,共享成为常态,共赢成为目标的时代,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将能更好把握时代脉搏,更高提升合作层次,更广推进合作领域,更深丰富合作内涵,更精准找准合作模式,更实地落实合作成效,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必将以全新的姿态、先进的理念、一流的设施、创新的模式,成为兰州新区及整个西部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范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