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倫晶體兩股東披露1027萬股減持計劃 3年股價下跌84%

近期,上市公司增持潮湧現,重要股東紛紛通過增持計劃的發佈來宣示對公司未來業績的看好。不過,也有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惠倫晶體持股5%以上股東和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日前相繼出爐,兩個股東計劃減持數量合計達到1027.1萬股。

惠倫晶體於2015年5月15日登陸創業板,上市後業績遭遇三連降,股價也從上市時的最高62.18元/股跌至如今的9.74元/股,下跌幅度高達84.34%。

對於股東的減持,惠倫晶體董秘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股東發佈減持公司屬於正常業務,上市公司也及時履行了相關的信息披露。”對於記者追問的“其他上市公司不少股東都在增持彰顯對公司未來的信心,而公司重要股東卻計劃減持,舉措相悖。”王軍對記者表示,“你說的這個現象需要研究學習一下。”

對於惠倫晶體股東的擬減持行為,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增持對股價有正面影響,表明其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信心。尤其是在市場出現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增持雖然可能不會抑制股價的下跌,但是卻可以起到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大動作的增持股票甚至還會帶動股價的上漲。在別的股東都在增持的背景下,惠倫晶體的股東卻在逆勢減持有些不妥,或意味著對公司未來信心不足。”

兩股東相繼發佈減持公告

6月12日,惠倫晶體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股東世錦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錦國際”)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公司計劃自2018年7月5日至2019年1月1日,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354.1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2.1%。

7月5日,惠倫晶體再次發佈股東計劃減持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新疆惠倫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新疆惠倫”)計劃自2018年7月26日至2019年1月22日,減持不超過673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4%。

相關資料顯示,惠倫晶體上市時世錦國際持有1766.72萬股,自該股份於2016年5月18日解禁後,公司就開始陸續減持,截至2018年3月31日,世錦國際持股1416.72萬股。近兩年的時間世錦國際減持350萬股。從本次預計減持的股份數量來看,世錦國際顯然要加快減持步伐了,未來半年擬減持354.1萬股,其數量明顯高於過去兩年時間裡的減持總和。

此外,今年5月16日新疆惠倫持有的2877.9萬股股份上市流通,僅不到兩個月新疆惠倫便發佈了計劃減持公告,顯得極為迫切。

上述兩股東的減持原因也不盡相同。其中,世錦國際表示“實現投資回報”,而新疆惠倫稱是“自身資金需要”。王軍認為,“股東發佈減持公司屬於正常業務。”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的下跌,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加入到增持的行列。深交所也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大股東增持股份的行為,表明其對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正面作用。但在這時候,惠倫晶體大股東卻宣佈減持,讓投資者很意外。

業績連續三年下滑

惠倫晶體主營業務為設計、生產和銷售新型電子元器件(頻率控制與選擇元器件),主要產品為壓電石英晶體元器件。

公司於2015年上市。然而上市首年即業績下滑。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36.77萬元,同比下滑18.85%。此後,公司便步上了業績下滑的“不歸路”。2016年和2017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874.79萬元、2335.69萬元,分別同比下滑30.51%和18.75%。

另一方面,公司的電子元器件毛利率下滑嚴重,2015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尚能達到25.78%,到2016年已下滑至20.49%,截至2017年底,公司電子元器件的毛利率僅有17.96%。三年的時間毛利率下滑了7.82%。對此,公司方面稱主要是由於“技術水平及生產效率的提高,下游行業產品的價格有下降趨勢,導致了電子元器件產品的價格下降,對公司和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有不利影響。”

宋清輝認為,“公司在業績下滑、股價下跌的情況下,股東仍執意減持,說明根本沒有把中小投資者利益放在眼裡。”

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業績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公司管理層也一直想辦法解決業績下滑,也在公告中披露了原因。改善業績也是需要時間的,只要公司堅持以股東權益為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對投資者負責。”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