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天然氣城市氣化工程點亮百姓新生活

上世紀90年代,央視曾以“一座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為題對銅川汙染情況進行過報道,“吃飯捂著碗,走路眯著眼,看電影打著傘”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如今,銅川山清水秀、天藍地潔,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系列殊榮,成為這座城市新標籤。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天然氣城市氣化工程應用而生,使銅川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為“煤城”向現代化休閒養生城市華麗轉身做出了重大貢獻。

城市影像:走進新能源時代

天然氣,對於過去的銅川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字眼。零亂的煤棚、長槍短炮似的黑煙囪、拖著長長黑尾巴在街上奔跑的公交車,撿煤核、打煤餅是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銅川市區人們最熟悉的記憶。80年代未,銅川市場上開始限量供應瓶裝煤氣(液化氣),可是對當時普通百姓來說,它是一件奢侈品。

大量的城市住戶使用柴火、煤炭做飯取暖,使煙氣成為汙染城市大氣的一個重要因素。“煤城”給銅川帶來過輝煌,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汙染問題,長期束縛著銅川前進的步伐。為了徹底根治環境汙染,改善投資環境,還銅川一片碧水藍天,上世紀90年代,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著手實施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天然氣城市氣化工程。從1995年3月21日銅川市燃氣總公司籌建處成立到1997年6月29日趙家塬儲配站實現通氣點火,標誌著銅川沒有天然氣的歷史徹底結束。該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銅川城市投資環境,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提高了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天然氣把銅川帶入了一個能源消費的新時代,讓生活在煤城的人們,從此開始了一種全新的都市生活。

企業印記:駛入發展“快車道”

銅川天然氣公司從初創的用戶不足千戶,到目前每年發展用戶連續突破一萬戶,累計用戶達到16萬餘戶;從負債建設,到現在每年實現盈利,天然氣供氣管網的觸角延伸到了城市發展的每一個角落,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日益顯現。燃氣管網覆蓋三區一縣、城郊及5個礦區,年供氣能力達3億立方米。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花”,董家河、王家河、彭鎮等工業園區LNG供氣工程相繼建設。美麗鄉村氣化工程和城中村天然氣工程實施,對進一步探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城中村氣化、散煤治理和清潔能源替代項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十二五”期間,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56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銷氣量連年保持快速增長,累計銷氣量達4.48億立方米,年最高銷氣量1.46億立方米。

天然氣事業:起航新時代

2015年12月,銅川天然氣公司順應發展需求,響應銅川市政府決策,實現改制融入陝西燃氣集團公司。依託陝西燃氣集團公司資本、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強大優勢,緊抓銅川資源型城市轉型、鐵腕治霾、項目帶動等發展機遇,積極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企業銷氣量、客戶發展數、通氣區域覆蓋率、重點工程建設等多方面都實現了新突破。2017年全年銷售天然氣1.43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實現利潤1654.62萬元。

進入新時代,新一代銅川燃氣人秉持“普惠氣化”理念,聚焦燃氣服務均等化,加快實施鄉鎮氣化工程,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全力推進“鐵腕治霾 保衛藍天”工程,切實履行好服務保障民生的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一路為美麗銅川而歌!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環境汙染治理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項重大工程,深入開展煤煙型大氣汙染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大力實施“煤改氣”等系列舉措,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銅川迎來了轉型發展的春天。

如今,當你漫步銅川街頭,迎面撲來的是清新的空氣、一眼望去的是花紅柳綠、飄入耳朵的是鶯歌燕鳴,城市溶入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之中。那高聳在藍天下熠熠生輝的天然氣儲氣球罐,那密集交織源源不斷給城市提供能源的燃氣管網,讓這座正在轉型發展的城市擁有了無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