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龍頭鎮莫村齋魚曾是舊吳川十大名優特

「湛江」龍頭鎮莫村齋魚曾是舊吳川十大名優特

舊吳川十大名優特產——莫村齋魚‍

(莫華才 關鍵 報道)莫村是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人口最多的大村莊,“靠海吃海”孕育了該村幾十代人。在吳川有這麼一句關於古老的吳川地方特產順的口溜:“莫村齋魚芷了蟹;端塔泥丁黃坡(沙)螺”。莫村齋魚是舊吳川十大名優特產,在吳川享有盛譽。

齋魚又名鯔魚,也有人稱紅眼鯔、烏鯔或白眼,一般體長為0.2-0.3米,體重50~100克,喜群居於近海及入海口。

齋魚本是海魚中最普通不過的一種,但在莫村海捕獲到的就大不相同了。它雖然和其他處捕捉的大體無異,只有內行的人,才能鑑別到它是否是莫村產的齋魚。只有品嚐過在莫村海里孕育出的齋魚,才能食出莫村齋的美味。

據說,活鮮的莫村齋捉起來,只要用瓦煲加一點水,一點鹽,用文火煲熟,即可。打開煲蓋,聞到一股清香的美味。一眼看到黃橙橙的,滾圓的魚身,尾巴翹起來,形似鯉魚跳龍門。動起筷來,肋肉分離,嫩脆的魚頭、魚肋。挾起美白的肉放進嘴裡,無腥味的感覺,滿口清香,甜美可口。它的營養豐富,營養成份是現在人們追求食品中的佳品。如果你有追求莫村齋魚的品味的話,最好是把煲好的齋魚涼凍後,或第二天再煲,稱為“復火”,那就是另一番品味。當你煲好後,打開煲蓋,看到的魚皮爆裂,現出白美的魚肉,下面的魚湯是奶白金黃色的。食起來肥而不膩,比前者更美,回味無窮。如果你想考研它的美味,還要講究操作,當你洗魚下煲前,千萬不能削麟或殺開取出腸肚(一般魚肥沒有屎),否則就不全味道了。

莫村齋為什麼能有這樣美譽?莫村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海灣灘塗的泥質肥沃,有齋魚生活需求的微生物,所以莫村海出產的齋魚別具風味。

「湛江」龍頭鎮莫村齋魚曾是舊吳川十大名優特

莫村海灘上的“豬兜船”

要想買到理想的莫村齋,就要知道這些魚是怎樣捉到的。最好的齋魚有兩種:

其一、在莫村海的魚圍生長大的齋魚。

其二、在莫村海灣灘塗生活起碼有三五個潮汐的齋魚。

齋魚是年生種類,有獨特的繁衍風格。母齋魚為了後代的繁衍,捨身育後。每年到十二月母齋魚滿懷著卵後,在海底的沙灘磨破肚皮,才能散出億萬卵裔,讓它們吸吻自然養份自行成長。正月發苗,七、八月成魚,九、十月的齋魚叫禾花魚,此時的齋魚最美味可口。九、十月是捕捉齋魚的最佳時期。

據瞭解。莫村齋魚在龍頭鎮圩市上是很難買得到的,正真的莫村齋魚往往在下船就被守在灘塗上的地方飯店老闆或商販給收購,要想吃到真正的齋魚,除了早上在莫村村市場可以買到外,必須在莫村海邊蹲守漁民出海歸來時搶購。現在,在龍頭鎮一些村莊裡有這麼一句民謠:“來到龍頭不吃莫村‘齋’,等於白逛龍頭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