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智能运动装备怎么使用好

【跑步的脚跟】专注于马拉松,超长距离耐力跑和越野跑 | More Than Running。欢迎跑者交流分享跑步故事。

不得不说运动手环,GPS手表,手机运动App对我们跑者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无需体育老师在旁边掐表,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收集到运动数据:跑步距离、时间、配速、心率、步频、步幅、触地时间、甚至路线等,而且数据项更丰富、更全面,如若需要,还可以结合软件生成分析图表。

智能运动装备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人会出现对其产生依存症,没有装备实时提供数据,就不会跑步了。

大家跑步时都是为‍什么佩戴智能运动装备

  • 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
  • 跑友间相互督促跑步训练,很多跑友月初会一起制定当月跑量,平常要用智能装备打卡。
  • 随时想保持通讯畅通,反正也要佩带手机,打开跑步软件只是顺带的事。
跑步时,智能运动装备怎么使用好

不鼓励大家跑步时过于依赖智能运动装备

携带不方便。假如是运动手环,或GPS手表倒还好,几乎不增加跑步负担。智能手机比较大,份量也不轻,无论是拿在手里,戴在臂膀上,或放腰包里,都会给跑步带来明显不便。

在跑步测试时,或参加马拉松比赛时,我很难接受自身带着手机去跑步。途中补水的时候怎么办?如果手机是拿在手上情况,跑步中既要补水,又要拿手机,摔手机的概率一定不低吧?有人把手机放在跑步机上,戴耳机边听音乐边跑步,也是经常会看到手机摔掉情况。

太过依赖智能运动装备。跑步中很多跑友会非常在意配速,配速慢了一点,赶紧提速起来,配速快了一点,又得赶紧压一压。精确的配速无疑对跑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过你有想过吗?过于频繁关注GPS手表(或其他智能跑步装备)数据,对跑步本身会是一种干扰,分心分神,让我们跑步不够专注。因为太过在意配速,每一公里的时间都有一喜一忧,反倒让速度分配乱掉,这种情况也是比赛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人的状态每天不完全一样,比赛可能因为兴奋,加上会赛前调整身体,能适应更高的配速,心率也能在稍高范围,这是常有的事。当然也有截然相反情况,比赛过度紧张,休息不好,饮食不好,比赛中感到比平常训练还累,这时候也不能简单以平常的数据来指导比赛。

跑步时,智能运动装备怎么使用好

怎么使用智能跑步装备才好

我们每天状态不一样,跑步过程中状态也不是均衡的,更好的运动习惯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来调整跑步的节奏、速度和呼吸,集中精神,不用看手表的时候不看。

首先,培养速度感。跑步训练时重要的是随时注意姿势,跑出节奏感。保持节奏一段时间后,让自己判断是什么配速、心率,再看手表检验自己的判断,按手表数据更正自己的判断,继续保持奔跑节奏或调整节奏,一段距离再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如此反复,才会训练出速度感。好的配速感,如跑操场400米一圈时间判断误差在1秒内,路跑1KM时间判断误差在3~5秒范围。

其次,监控心率。可用来提醒速度过快,设置预警心率,跑步中控制心率不能太高,特别夏天训练,心率过高,再有别的不适,冒虚汗、肌肉疼、头昏等,可能是脱水或中暑了。

跑步时,智能运动装备怎么使用好

喜欢跑步不被束缚,包括不受智能运动装备约束,喜欢自己去感受跑步的节奏和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并不准确,我认为好的选手在比赛中完全不必要看手表。


相关文章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