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 點擊右上角【關注】微課知識共享頭條號,私信回覆“微課”
    ,贈送您國學課堂全網精品微課

敢不敢做,做的對不對,好不好做,扼殺了多少開始。就別按屌絲的標準活。不要為了私慾做那苟且之事,那是一輩子都擦不掉的汙點,越久越折磨。別把矯情當文藝別怕不合群,不是你的圈子進去也是繞圈子。你要風光,過得去滄桑,忍得住骯髒。替別人想,為自己活。關掉手機,也許就沒有多愁善感,焦慮不安,神情緊張,只剩下無措而已。

曾國藩: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曾國藩用起伏不斷的一生,完美詮釋了一個道理: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人生的第一次轉折:貴人提攜

哪位人士是曾國藩的“伯樂”這個人就是穆彰阿。

曾國藩歷來被人推崇為“晚清第一名臣”,甚至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其實曾國藩本人的家世背景並不顯赫,只是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

曾國藩之所以能封侯拜相,在短短几十年完成令人震撼的逆襲,還是因為有貴人相助,讓他一步跨越了階層的門檻。

曾國藩對穆彰阿的知遇之恩銘記於心。此後的歲月,曾國藩對穆彰阿一直執弟子禮。

不論是在京任職,還是出外做官,曾國藩必到穆府問安。穆彰阿去世後,曾國藩還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感激貴人知遇之恩。

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貴人,但是能不能得到青睞,還要看個人的能力。曾國藩做事紮實,知人善用,所以當有貴人提攜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能力抓住貴人拋來的橄欖枝。

曾國藩: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人生的第二次轉折:長沙練兵

晚清,太平天國愈演愈烈,曾國藩奉命平叛,但是軍隊難堪大用。曾國藩決定另起爐灶,建立一支新軍。不過,為了不引起清廷的猜疑,他依舊命駐守長沙的綠營軍隊與新招募來的鄉勇一起訓練。

綠營向來是不認真訓練的,曾國藩卻命他們與湘軍一起勤加訓練。湘軍士兵都是鄉下人,自然不怕苦。那些綠營士兵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常年養尊處優,根本無法承受曾國藩式的訓練。為抵制曾國藩,他們將鬥爭的矛頭對準了鄉勇。綠營和鄉勇之間,經常爆發械鬥。

福禍相依,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是挫折,也是動力。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有的人耽溺於痛苦之中一再沉淪,有的人卻奮起直追,躍馬揚鞭。有的人舔舐著自己的傷口自暴自棄,有的人卻讓每一條傷痕都成為自己的勳章。

曾國藩: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人生的第三次轉折:太平天國死灰復燃

經過多年苦戰,太平天國在巨大的壓力下發生了天京內亂,迅速衰落。此時,恰逢曾國藩父親去世,曾國藩也和江西官場發生不快,皇帝見太平天國已不成氣候,順手推舟讓曾國藩回家守制三年,還剝奪了他的兵權。

這當頭一棒,差點把曾國藩打昏。他萬沒料到,苦戰數年竟是這樣一個結果。太平天國已經式微,平定指日可待,這天大的功績就這樣拱手讓出,讓他如何甘心?

他“得不寐之疾”、患了“怔悸之症”,臥病在床。他在給郭崑燾的信中亦稱:“以興舉太大,號召過多,公事私事不乏未竟之緒,生者死者猶多媿負之言。用是觸緒生感不能自克,亦由心血積虧不能養肝,本末均失其宜,遂成怔悸之象。”

他開始反思自己,開始去學習黃老之學,開始懂得了上善若水,和光同塵,不為天下先的道理。他的心態也慢慢平復下來,努力改正以前的脾氣。

命運也終究沒有負他。沒過多久,太平天國衰而復盛,攻城掠地,江南一度失守,皇帝被迫再度啟用曾國藩,曾國藩得到了二次出山的機會。

再次出山的曾國藩,已經磨平了自己的稜角,不再和同僚處處為難,也不再讓皇帝處處難堪,反而很好地平衡了各方的關係。他在不放棄原則的情況下,做出些許的妥協,最終順利平定了太平天國。

曾國藩:人生的贏點,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所有的故事總會有一個答案。但重要的是,在最終答案到來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穩初心?

不必急著要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時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話,也要等一會兒,才會聽見那綿長的迴音。

每個人的一生中,不知會遇到多少個轉折點。這就好像在走一座迷宮,前途飄渺,深不可測,是福是禍無法預料,難知吉凶。

—— END ——

歡迎關注【微課國學共享】頭條號,一起升級知識系統~歡迎大家交流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