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唯一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與泰山齊名 被譽「東方瑞士」!


福建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境內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位於福建、江西兩省交界處的武夷山,奇峰峭拔、秀水瀠洄,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

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構成了武夷山風光絕勝的美景,自古就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1940年,愛國僑領陳嘉庚曾遠見卓識的預言:"至於外國人好奇,如到此一遊,必譽為東方瑞士,其源源而來更無論矣。”

大王峰是進入武夷山風景區的第一峰,因山形如官宦的紗帽,獨具王者威儀而得名,被譽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首。在大王峰麓還立有一座“徐霞客進山處”的牌坊,以及一尊徐霞客的雕像。登上峰頂俯瞰,武夷山水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武夷山坐擁多處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觀,千姿百態的柱狀山臨水而立,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與大王峰隔溪相望的玉女峰,因其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狀山之一。

被譽為武夷山第一勝地的天遊峰,也是武夷第一險峰。雨後初晴時,登峰頂望雲海,宛如遨遊於天宮瓊閣,故而得名“天遊峰”。當地自古有“沒登過天遊峰,不能算到過武夷山”之說。

武夷山自秦漢以來,備受歷代朝廷推崇,唐朝時被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包括李商隱、范仲淹、朱熹、陸游、辛棄疾、徐霞客等眾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500多方摩崖石刻和眾多的文物古蹟,成為世界研究東方文化的重要基地。

景區內還有遇林亭宋代瓷窯遺址、武夷宮等極具人文價值的景點和名勝古蹟。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處、世界23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之一。

產於武夷山的“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稱號。生長於大紅袍景區九龍窠高巖峭壁上的三棵大紅袍母樹,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現已成為武夷山的標誌景觀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