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些經典詞牌名的來歷嗎?

點擊上方紅字關注我哦~

你知道這些經典詞牌名的來歷嗎?

唐詩宋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而宋詞的一大鮮明特點就是有“詞牌”,念奴嬌、沁園春、水調歌頭、浣溪沙、虞美人等等更是廣為傳頌。

那麼,你知道這些經典的詞牌名是怎麼個來歷嗎?

念奴嬌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傳說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唐玄宗每次辭歲宴會時間一長,賓客就吵鬧,使音樂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來唱歌,大家才安靜下來。念奴色藝雙全,其聲名一直傳至後世。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相傳【念奴嬌】詞調就由她而興,意在讚美她的演技。

沁園春

沁園春是常見詞牌名。創始於初唐。調名源於漢朝竇憲倚勢變相強奪沁水公主田園之典故。

水調歌頭

詞牌名之一,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 。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的思念,對世事的豁達,全詞心情從傷心抑鬱,心有鬱結到樂觀豁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為一個過渡句。

浣溪沙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

虞美人

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

雨霖鈴

也寫作《雨淋鈴》,節選自《樂章集》。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在雨中聽到鈴聲而想起楊貴妃,故作此曲。曲調自身就具有哀傷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鈴》最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更成為千古名句。

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

鵲橋仙

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你知道這些經典詞牌名的來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