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總量最新分布: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企業總量最新分佈: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企業總量最新分佈: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胡文

又到了半年盤點的時候了。

“讀特”報道,今年上半年,深圳市GDP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據深圳市企業註冊局統計:1 至6月,全市商事主體總量達到319.7萬戶,繼續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在細分數據中,以下數據十分引人注目。

企業總量最新分佈: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商事制度改革為持續推動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截至2018年6月,深圳正式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64個月,新登記商事主體超過256.3萬戶,超越特區建設30年登記量總和(63.4萬)的4倍。按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萬人計算,深圳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5.2戶,擁有企業149.5戶,創業密度高居全國第一。上半年深圳新登記商事主體247679戶,其中企業154759戶;新登記外資企業9425戶,延續去年9月份以來外資登記大幅增長的趨勢,同比增長173.5%。

點評:深圳商事制度改革5年多,新登記商事主體超過256.3萬戶,年均增長50多萬戶,說明深圳“雙創”已經成為城市最為濃厚的底色。從月均新增企業來看,基本在3萬戶的水平線上波動(除春節所在月份外),也就是說,日均新增企業在1000戶左右。由此必然反映在經濟增長方面,深圳上半年經濟規模以及增速將十分可觀。

企業總量最新分佈: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從企業分佈區域來看,寶安區、南山區、龍崗區分別位列企業總量排名的前三位,三區企業總量之和佔全市的57%;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分別位列個體戶總量排名的前三位,其中寶安區和龍崗區的個體戶總量之和佔全市個體戶數一半以上,達52.6%。

點評:儘管從2017年GDP來看,南山區、龍崗區和福田區分別全市前三。但從企業總量分佈來看,寶安區、龍崗區的上升勢頭十分明顯,而南山則因為北部片區的空間拓展,增長勢頭十分強勁,尤其是深圳灣、留仙洞總部基地和前海的發展,南山在企業規模和經濟規模上依然渴望保持領先。從傳統角度觀察經濟活力,個體戶的數量增長極具說服力,反映出人口正在流入寶安區、龍崗區。結合上述兩大數據,寶安區值得持續看好。

企業總量最新分佈:反映了深圳什麼動向?

“各區行業分佈特色明顯。” 企業註冊局專家分析:批發零售、商務租賃兩大行業在各區均佔較大比重,除此之外,南山區、福田區側重於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業等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羅湖區、大鵬新區側重於居民服務業;鹽田區依託港口優勢,交通運輸等物流類企業較為集中;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光明區、坪山區等傳統制造業企業集中地區從事製造業的企業佔較大比重。

上半年,深圳新登記企業第三產業比重超過九成,佔93.1%。新登記企業行業高度集中於批發零售業、租賃與商務服務業及信息傳輸業三行業,佔企業的七成多;深圳新登記生物、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共13760戶。

點評:從今年上半年深圳新登記企業第三產業比重超過九成看,深圳經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內需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國際經貿形勢日趨複雜的情況下,有力增強深圳的抗風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