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儲量增長結構變化看油氣上游發展趨勢

全球石油公司新增證實儲量達到了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伴隨著油價的上揚,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出現增長態勢,通過儲量增長機制的運行,有效改善了過去幾年新增儲量增長乏力的現象。在投資沒有過高增長以及產量相對穩定的的情況下實現了儲量的淨增長,說明儲量獲取效率在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勘探開發效率的改善。

進入本世紀以來,國際油價有兩次顯著的下跌,一次發生在2008年,另一次發生在2014年。油價在兩個時間節點下跌之後的後續走勢完全不同,第一次下跌後隨即出現上揚,對油氣勘探開發業影響不大。相反,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在其後幾年還一直保持持續增長,2013年還是一個高點年。第二次下跌之後油價保持了長期的低位運行,對油氣投資的抑制效果非常顯著。面對連續數年運行的低油價,石油行業大幅削減投資,由此導致上游儲量的青黃不接。

這一現象到2017年逐漸出現轉機。該年隨著經濟形勢回暖,國際油價出現反彈跡象,上漲幅度大致在10美元/桶。在石油行業面對低油價一直在千方百計地尋求降本途徑並取得了一定效果,形成相對穩定的應對低油價的上游發展模式的情形之下,油價的些許上揚帶來的刺激效果都會非常可觀。2017年全球石油上游的發展就表現出了這樣的特點。

全球石油公司新增證實儲量達到了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伴隨著油價的上揚,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出現增長態勢,通過儲量增長機制的運行,有效改善了過去幾年新增儲量增長乏力的現象。EIA對全球83家包括IOC和NOC在內的代表性石油公司上游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2017年這些公司的年末總儲量達到2770億桶,各種儲量來源和動用儲量經核算之後有82億桶的淨增長。2017年石油公司的勘探開發投資額比上年增長了11%,但若與2013年的投資總額高位紀錄相比依然低出許多,2017年的上游勘探開發投資額僅相當於2013年的53%。在投資沒有過高增長以及產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實現了儲量的淨增長,說明儲量獲取效率在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勘探開發效率的改善。

新增儲量地區分佈相對集中的特點依舊存在,這一格局估計會一直延續下去。從地區分佈看,全球新增油氣儲量增長主要來自美國、俄羅斯和中亞、亞太地區。數據顯示,2017年通過勘探發現和提高採收率獲取的177億桶證實儲量中,有將近一半來自美國,達到85億桶,俄羅斯、亞太和中亞佔到了24%,而中東、非洲等傳統資源富集區的增長不及預期。地域差別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國自頁岩氣革命之後上游油氣產業的發展就一直領先全球,其間經濟形勢的波動雖然對其市場規模和具體的份額有影響,但其相對領先地位則一直在保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高度發達的市場運行機制所致。頁岩氣革命之後,美國興起頁岩油氣投資熱潮,數以萬計的企業參與頁岩油氣生產,加上政府對頁岩油氣的發展持鼓勵和扶持態度,使得頁岩油勘探開發一直保持增長勢頭。從公司層面看,83家公司中的18家掌控著2017年末2770億桶油氣證實儲量的80%。其中的多數石油公司是跨國石油公司,俄羅斯、巴西等資源大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也在其中。

對新增儲量變化產生影響的主要途徑是擴邊與新發現和提高採收率。2017年通過提高採收率、擴邊與新發現實現了近200億桶的儲量的增長。儲量購買和出售途徑給石油公司帶來的儲量變化雖不能體現整個上游勘探開發投資的成果,但通過對其數量和結構分析可以發現石油天然氣儲量在公司之間轉移的動向和趨勢,折射石油公司的戰略佈局與調整。2017年全球儲量交易規模達到75億桶,其中加拿大是交易高發區。儲量復算途徑產生的儲量變化更多的時候與油價變化高度相關。2017年伴隨著油價的適度回升,石油公司通過復算帶來了近150億桶的儲量淨增長,油價對上游發展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全球勘探開發投資的地域分佈與儲量增長分佈的地域結構類似。2017年全球上游投資285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到了33%,俄羅斯、中亞和亞太投資佔到了30%,其他各個地區佔比在10%以下。美國的勘探開發投資佔到全球1/3,但其儲量勘探發現和提高採收率帶來的儲量增長佔全球的50%,足以說明美國的上游發展效率方面的比較優勢。各個地區間投資增長差異程度也比較大,其中美國比上年增長36%,而加拿大、俄羅斯、中亞、亞太投資比上年增長15%。歐洲、中東、拉美則出現下滑,下降幅度分別為24%、16%和15%。歐洲上游投資下降與其石油需求不斷下降有關,也與其資源條件有關;中東投資下降主要與其限產政策有關;拉美勘探開發條件複雜導致成本增長,涉及深海油氣投資風險,對投資者的決策有限制。目前的油價雖有增長,但尚不能達到足以讓投資者甘願承擔更高風險的水平。通過提高採收率與勘探等傳統手段實現的儲量增長程度與上游資本投入直接相關。中東、歐洲和拉美油氣投資力度下降導致其油氣儲量增長緩慢。

油氣勘探開發成本在持續下降。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平均成本和2015—2017年平均成本相比,除拉美之外其他地區皆有明顯下降。這一現象說明全球油氣行業在應對低油價、尋求生產管理新的均衡發展模式方面持續進步。第二輪油價下跌之後,油氣行業就開始了降本增效、整合生產過程管理的積極嘗試,且這種探索遍佈全球。石油行業通過實踐證明,油氣行業在低油價下依然有生存空間,關鍵看怎麼挖潛。2017年勘探開發成本為16.2美元/桶油當量,處於近年低點。

2017年全球油氣儲量增長主要源自油價回升之力。接下來的幾年,油價大幅增長的概率應該比較小。當前全球供應格局已經實現多元化,北美成為油氣供應的重要一極,對中東的油價話語權形成嚴重製約。美國不僅有發達的上游產業,同樣有強大的下游產業,油價保持低位對其下游煉化產業利好,對其消費者利好。更重要的是,美國油氣生產行業特別是頁岩油氣生產商非常有韌性,即便在低油價下也具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基於美國因素考慮,油價似乎沒有大幅上漲的理由。在此形勢下,油氣勘探開發還需不斷探索和實踐,以適應發展需要和發展規律。地域分佈方面,近中期美國引領全球油氣上游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無論是油氣投資還是儲產量增長,美國都將是領頭羊。考慮到中東、非洲、拉美是資源富集區,以及資源國有依靠油氣資源發展本國經濟的內在需求,預計隨著財稅條款的調整以及資源國適應新環境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在各類國際石油企業合作意願增強、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的形勢下,這些地區的油氣投資及儲產量將出現穩中有升。俄羅斯、中亞和亞太因自身需求和經濟發展需要,油氣勘探開發將保持平穩發展節奏。考慮到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近中期資源國和石油公司會加大上游勘探力度,繼續通過加強油氣勘探與提高採收率等途徑持續鞏固上游油氣發展基礎。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能源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月報、年報)、《中國能源互聯網報告》、《能源研究》(月刊)、《能源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月報》等刊物徵訂通道皆已經開啟,訂閱請關注中能智庫並回復“訂閱”,或電話010-88825998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申請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