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7空空飛彈簡介

俄軍掛載最新型空對空導彈R-77-1 RVV-SD的SU-35 S和 SU-30SM 戰機,俄羅斯認為R-77-1/RVV-SD相當於美國的AIM-120C5!蘇-35推重比更大,最大推力比AL-31F多了16%,但實際上因為推力餘度更大,以及控制系統的優化,它的實際加速性比蘇-27大了不只16%。俄軍就指出,蘇-35起飛時加到指定速度的時間只有蘇-27的一半。

R-77空空導彈簡介

R-77空空導彈簡介

R-77,俄羅斯計劃名稱RVV-AE,設計局代號"產品170"(izdeliye-170),北約代號AA-12,是俄羅斯於1980年代初期發展與美國"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對應的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1994年定型,供蘇-35、米格-29等4+代改型戰鬥機與第五代戰鬥機使用。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有很大的有效射程範圍(0.3km到大於80km)、有很強的機動性(能對付12G機動的目標)、能對付低空飛行器如巡航導彈、直升機等。西方國家對R-77的出現相當震驚,因為他們沒有預料俄羅斯也有能對應美國AMRAAM的技術,西方媒體甚至將的命名為"AMRAAMMski",意思是"AMRAAM的翻版"。與多數俄系武器一樣,俄羅斯武器的設計思想總是較被動的,幾乎總是在美國人設定遊戲規則後,蘇聯才對美國思想加以研究,然後根據自己已經存在的科研能力及先前研究成果,加上一些巧思,作出足以對抗美國的產品。R-77也是緊追著美國AMRAAM計劃跑的。不過其研發卻極有效率,測試進度比AIM-120晚不了多少,令人不得不佩服蘇聯的技術實力 。

R-77空空導彈簡介

R-77空空導彈簡介

主動雷達引導頭工作於J波段(10~30GHz,即波長1至3cm),早期用9B-1348E引導頭,對RCS=5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0~15km,長604mm重16kg,口徑200mm,採用機械陀螺所以熱機時間較長(2分鐘),且不採用可程序化設計因此無法以軟件提升性能。

後來改用較先進的9B-1103M系列。9B-1103M系列引導頭是AGAT MRI公司於1980年代開始研製的空空與地對空導彈通用引導頭。其原型對RCS=5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15到20km,長60cm,重14.5kg,口徑200mm。

R-77空空導彈簡介

9B-1103M引導頭

AGAT MRI後來以9B-1103M為基礎依使用者不同開發一系列改型,包括R-77、R-27用的9B-1103M-200、地空導彈用的9B-1103M-350、及R-73雷達制導型用的9B-1103M-150(以上型號中末尾的數字表示口徑的毫米數)。其中供R-77、R-27AE使用的9B-1103M-200對RCS=5平方米的目標的探測距離達25km;運算速度提升至每秒超過5,000萬次,可程序化只讀存儲器(REPROM)容量64K;以光纖陀螺儀取代傳統機械陀螺因而將熱機時間由2min縮短至10sec;長度降至40cm,重量降至10kg。

可供R-77使用的引導頭均能適應於高機動環境中,據稱僅早期的9B-1348E的機動適應能力就優於AIM-120所用者。引導頭的優良機動適應性讓R-77注重高機動的控制面佈局有發揮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