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出口歐盟,看傳統國貨走出「國際范兒」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中國目前佔世界出口額的12%以上,進口額的10%。此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增進區域和寰球經濟的領導力得到WTO的支持,中國已經開啟了對外開放新格局,主動走出去。

高端製造:硬實力的提升

江小白出口歐盟,看傳統國貨走出“國際範兒”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鐵動車組、國產大飛機、特高壓輸變電等領域核心技術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正走向全球。2016年3月,中國中車中標芝加哥7000系地鐵車輛採購項目,這是中國高端裝備第二次登陸美國市場,也是迄今中國向發達國家出口的最大一筆地鐵車輛訂單。

從引進消化吸收到創新,中國高端裝備積蓄著紮實的“基本功”,並攜帶著“中國製造”的期盼,頻頻佈局海外,拓展國際發展空間,且投資越來越多樣化,在許多國家都風生水起,令中國人民昂首挺胸,令國外高鐵強國“競折腰”。這才是我們想要的中國製造“走出去”,有助於國外對“中國製造”的認同感,讓中華民族在世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文化輸出:軟實力的自信

江小白出口歐盟,看傳統國貨走出“國際範兒”

2016年,世界多個角落都在講述中國文化之美:《滾蛋吧!腫瘤君》《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國產影視劇揚帆出海,漸成“華流”;曹文軒、劉慈欣等作家矩陣在字裡行間中,讓中國文學直通世界;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將《牡丹亭》和莎士比亞名劇《寇流蘭》融合穿插,混搭登臺,彰顯和諧共生理念。

精心譯製的影視劇,原汁原味的文學作品,經典跨界的藝術混搭……中國文化的閃亮登場,風靡海外,追捧者眾多。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自信。這種自信,並非全盤源發於自我角度的價值輸出,而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彼此認同。

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國家發展軟實力、增加中國影響力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只有經歷了本國受眾的全方面“考驗”,文化產品才可能優中選優,繼而登陸海外,以此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認同感。

傳統行業:創新煥發新活力

江小白出口歐盟,看傳統國貨走出“國際範兒”

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傳統產品也迎來了“走向世界”的良機。去年,重慶高粱酒江小白陸續出口至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外,江小白也備受喜愛,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江小白出口歐盟,看傳統國貨走出“國際範兒”

江小白在傳承重慶傳統固態發酵高粱酒工藝的基礎上優化創新,致力於釀造更加適口、低度的輕口味高粱酒。近年來,憑藉在產品口感和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創新舉措,江小白所佔的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走出去”是必然趨勢。走向國際市場後,江小白唯有持續創新才能不斷為其注入新活力,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中國擁有八大菜系,但遍及全世界的中餐館卻零亂無序;中國茶世界聞名,卻始終缺少代表整個行業的領軍品牌;中國白酒位列“世界六大蒸餾酒”,但還未真正進入西方主流市場……傳統產業唯有立足傳統、突破傳統,依託現實、堅持創新,才能真正走出去,在國外市場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